閆光宇

出自孤兒展覽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閆光宇
Sb.jpg
我閆村屄有點臭

姓名

閆光宇

常用ID

閆光宇(個人微博)(博客
共青團中央(微博、微信、QQ、知乎、屑站)

職業

特務

能力

有償發帖
跪舔騙fo
狂蹭熱度
廣告盈利
追星發情
低俗文化

特長

賣萌撒嬌
夢想成真
沙文主義
走資修正

必殺技

暗地舉報
公開批鬥
反串賣國
變相乳包

硬度

所屬

拆膩子
兔雜
叛國分子

主條目: 共青團中央

閆光宇(1984年7月17日-),知名五毛,曾於2015年至2019年擔任團中央宣傳部新媒體處、網絡輿論處副處長。其去職與宣傳部門換血有關,一票內奸得到了相應處置,可喜可賀。雖然此人已經丟了飯碗,微博賬號也一度慘遭王高飛降維屏蔽,直接搜索查詢不到,二十萬殭屍粉也打了水漂,但其黑屁行為沒有停止,故不刪除迫害加速模版。賬號恢復正常後,閆光宇直接把簡介改為「小學生」,建議直接向中央網信辦、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國安部舉報。

曾為共青團中央新媒體平台負責人之一,現任山西團省委學校部副部長,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個人常務理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客座教授。迫真「正能量」網絡話題「中國製造日」、「中國華服日」發起人,#網絡青晚#的策劃人,網絡思想課程《黑魔法防禦》、「青年網絡公開課」等主創者。其著名作品有《當前意識形態形勢》、《不能用刀叉否定筷子》、《我們為什麼要站隊列》、《關於雷鋒的九大謠言》等拙劣洗地文,還是給多首糞曲填詞的大屎人,其中最著名的是《TG有點甜》,還有《TG暖暖的》,並常年在全國各地主講輿情引導(網絡評論員)培訓課程,如成都東軟學院、胡建衣林帶淆、淄博師專、江蘇師範大學、山西大學、山西衣業大學信息學院等。

信息展示

個人

性別:男

民族:漢族

婚姻狀況:已婚

出生地:河北省石家莊市

神必代碼:130104198407173912

神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8號

手機號:13835149912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博:https://m.weibo.cn/u/2740268905

根據正義人士的調研,學信網查無此人,大概率未接受過高等教育,具體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核實。此人究竟是如何爬到副處級的,筆者暫時蒙在橋西區里。

關係不明女

1566702858553.jpg

閆光宇、王富彬同時用金慧子的手機號2021年12月4日在北京吉因加六里屯核酸檢測採樣點做核酸,閆光宇於2021年12月30日又用金女的手機號單獨在北京吉因加保平中西醫結合醫院,請讀者自行體會這三人之間的關係。

姓名:金慧子

性別:女

婚姻狀況:未婚

職業:共青團中央主持人編輯

籍貫: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海拉爾市

約炮熱線:18519170566

郵箱:[email protected]

身份證號:152101199202160641

微博:https://m.weibo.cn/u/1825514791

關係不明男

姓名:王富彬

性別:男

婚姻狀況:未婚

籍貫: 陝西省漢中地區寧強縣

職業:古風漢服攝影蛆、陝西共青團工作人員、陝西省青年新媒體協會國風專業委員會主任(2022年7月29日起)

身份證號:61232619941215111X

手機號:15114829345

郵箱:[email protected]

微博:凡心客

LOL賬號:添香並立觀書畫(艾歐)

事跡

主條目: 共青團中央

除了負責新媒體運營外,牠還擅長生產大量不堪入目的縫合怪文化作品,充滿了高級黑的味道。大概是因為被略通文墨的老爺識破了其中的端倪,這些糞便現在已經銷聲匿跡。同時,閆光宇還四處走穴演講,其觀點引起廣泛爭議。

語錄

  • 毛爺爺生快[擠眼]
  • [心]沒有他,就沒有獨立自主的新中國,也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沒有我們現在相對富裕的生活,#中國製造日# ,感謝有他,思想照亮萬古,感謝有他,福澤惠及百代[愛你]
  • 按照這個說法,那就讓他們繼續幸福吧[二哈]我們繼續「痛」着,「痛」並快樂着[笑cry] <ref>回應利比亞幸福度高於你國</ref>
  • 抽汽車一定要轉[可愛]去年我團在#中國製造日# 的時候也抽了東風越野
  • 期望抽中[可愛]<ref>女裝華服</ref>
  • 談看法:
明显没有主观恶意的一起舆情事件;
对该学校相关领导要问责意识形态领导责任制;
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就可以了,处分不可过重;
很担心《英烈保护法》被滥用。 ​​​​ 
  • 來做一次分母[愛你][愛你][愛你]
  • 感謝東南汽車,支持#中國製造日# [愛你]

美圖

閆人藥

閆村屄拉的屎又臭又長,複製粘貼真素累死編者叻,,,

欽點BAT

摺疊的內容

自新浪微博6.0版本起,新浪微博正式對其會員用戶放開字數限制(首頁信息流仍然只顯示前140字,用戶可以點擊「全文」查看全部信息,最多可以發布2000字內容),並宣稱將於2月28日面向全體用戶放開。這是「微時代」誕生以來的大事,還是需要好好說說。

其實早在1月20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飛就在其個人微博@來去之間上透露了這一消息,隨後引發熱議。一些網友表示:發文不再講究簡潔精煉,微博還是那個「微」博嗎?如果沒有140字的字數限制,微博不就退回到博客時代了麼?還有一些網友、媒體紛紛猜測:新浪微博之所以去掉「微」屬性,是過度商業化帶來的「迷失」,是伴隨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強勢崛起,不斷分流微博注意力的情況下,新浪公司採取的「迫不得已」的應對。更有一些網友悲觀的認為:新浪微博此次的產品設計調整於事無補,前途堪憂。

然而,事情真像這些網友所說的那樣麼?

要想理解新浪微博取消140字數限制的內在邏輯,還得從當初設立140字數限制時的頂層設計說起。

而要想回答「新浪微博字數限制為什麼是140個字」這個問題,則至少要說明白兩點:一個是「新浪微博的字數限制為什麼僅有140個?(強調字數少)」,另一個是「新浪微博的字數限制為什麼偏偏是140個?(強調140)」。

先說第二個,其實「新浪微博的字數限制為什麼偏偏是140個?(強調140)」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因為twitter的字數限制是140個字節,所以新浪微博的字數限制是140個字。在這次新浪微博宣布取消140個字的字數限制之前,恰好twitter剛剛宣布將在今年3月取消140字節的限制。就這麼簡單。

新浪微博和twitter之間存不存在抄襲、它們是什麼關係,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還必須回答第一點:「新浪微博的字數限制為什麼僅有140個?(強調字數少)」。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傳播學者和參與新浪實際運營的實踐者都會告訴大家:我們這個時代快速、緊張而高效,很少有人能夠有大塊的時間去接受長文字的表達方式,需要以碎片化的方式充分調動用戶碎片化的時間,迎合用戶簡單、輕鬆的閱讀習慣,而新浪微博(twitter)140的字數限制就是為了給大家一個良好的用戶體驗和簡單、直觀、高效的傳播效果。......總之,「長篇大論」很大程度上就代表着冗長的、生硬的、無趣的、違反傳播規律的和不符合時代潮流的......

然而事實真像他們說的這樣麼?我們不忙急着下結論,不如先看看這樣一種140個字的「微」傳播方式給我們帶來了些什麼。

眾所周知,新浪微博的頂層設計是「輿論場」,強調的是兩件事:一個是「每人」拿着一個「大話筒」,一個是「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兒」。毫無疑問,「每人一個大話筒」彰顯着時代的進步性,然而140字的字數限制卻對拿着「大話筒」的「每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文簡短、文辭精煉、表意準確、主題突出、飽含感情、易於轉評......這就意味着雖然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拿着「大話筒」發聲,但能夠玩得聲音大、傳的遠的註定只是極少數。再說第二個,「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兒」。毋庸置疑,「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兒」的新浪微博本身就是一個新聞發布平台,每一個微博用戶都是一個媒體、都是一份報紙、都是一個電台、都是一名記者。然而相信大多數用戶在「隨時隨地分享新鮮事兒」的同時,早就忘記了自己小時候學過的新聞六要素,根本就不會想到自己的言論作為新聞在公共傳播中所必須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嚴肅性。但即便是我們想到了,我們能做到麼?140的字數限制在很多時候根本就無法完整的說清楚一件事情,更談不上對於問題的理性探討、事實舉證和嚴密論證。當然,後來長微博的出現對此有一定的改觀,但長微博相對低的傳播率仍然相當的乏力。

所以,新浪微博(twitter)140字數限制這一頂層設計所帶來的,註定是缺項的選擇性報道,註定是非理性的表達,註定是情感的宣洩與感染,註定是感性的征服與再征服,註定是少數人的聲音(大V現象)。新浪微博(twitter)這一新媒體工具也因此註定會成為謠言的溫床、選擇性報道的滋生地、網絡暴力的集中營、惡意營銷的遊樂場、輿論事件的策源地(輿論事件通常倒逼改革、立法和司法)、商業水軍的飯碗和煽動人心、顛覆政權的工具。當然,我並沒有指責新浪微博就是顛覆政權的工具,只是說這樣一種頂層設計確實為其提供了足夠的便利。君不見,突尼斯、摩爾多瓦、敘利亞......等等太多的國家陷入動亂皆緣起twitter?

「短平快」的「微」信息確實易於提高傳播效果,但提高傳播效果的方式方法並非只有「短平快」的「微」信息一種。更遑論迎合併不代表引領,人的閱讀習慣可以被塑造(這個今天不展開討論)。沒有字數限制的微博(只是假設)同樣可以只發140字以內的內容,同樣可以以「短平快」的形式來追求傳播上的效率和效果。而140字數限制的微博卻終究無法理性、全面、翔實和符合邏輯的探討問題。

這種刻意的將新媒體產品信息傳遞的主要方式設置140字數限制的頂層設計,本身就有極大、極深的政治內涵在其中。

當然,新浪微博帶來的正面影響依舊是巨大的。沒有新浪微博,「每人一個大話筒」的時代躍遷還很難做到;沒有新浪微博,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還很難通過其他渠道得到如此有效的表達;沒有新浪微博,社會的陰暗面和官僚的不良行為還很難像如今得到相對有效的控制。退一萬步講,沒有新浪微博,我們還看不到一些境內外敵對勢力真實存在的痕跡,還看不清這樣一些勢力的組織架構、行為模式和動員方法,沒有新浪微博,我們還見識不到一些系、一些群體編織謠言、惡意煽動的醜惡,而網絡理性力量的代表「自乾五」群體也很難在「被噁心」到中覺醒,最終匯聚成型。

所以,這次新浪微博對此做出改變,我個人為其點讚。特別是在當下,有很多的人和媒體紛紛表示微博式微、微信崛起的今天。

所以,我們需要好好談談兩微平台。

兩微平台就是新浪微博(本文中的微博均特指新浪微博)、騰訊微信這兩個新媒體平台。現在有很多網友和從事新媒體的朋友都覺得,自己身邊的朋友都在用微信,而用微博的卻很少,可見微博已經漸漸式微,風光不再。

這種觀點既對又不對。對的是,當前微信用戶數量確實要遠遠高於微博,就15年第三季度統計來看,微信用戶6.5億,微博活躍用戶只有2.2億。不對的地方是微博用戶其實並沒有變少(15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長33%),只是微信野蠻生長的太快,才帶來了此消彼長的錯覺。在新媒體平台精準定位的今天,我們身邊的成年人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絕大多數中學生都在用微博和QQ空間,其原因是他們的父母都在用微信而不用微博,所以他們的只能選擇象徵性的用微信或者乾脆不用微信,因為有一些心情有一些事是不能讓父母知道的,而想讓那個他(她)知道。那些只玩微信的人其實很少知道,其實還有一款小眾卻火爆的新媒體平台叫知乎。而像我這樣的大叔其實也難以想象一個「李毅吧」的「帝吧fb出征」行動,就能夠動員千萬人。

其實我們也並沒有錯,我們只是習慣了從自己的感受出發去思考問題。

微博、微信兩個平台註定沒有高下之分,只有定位不同。

從用戶體驗角度,微博首先是社交資訊平台,而微信首先是即時通信軟件。相信現在大家想要去聯繫一個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電話,其次是發微信,再次才是發短信。只要有這三種聯繫方式存在,我們絕對不會率先用微博去聯繫一個擁有電話號微信號的人。同樣,我們要查找一個新聞資訊、熱點話題時,不用微博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度娘」和各大門戶;用微博的必然會先找「浪妹」(網友們對於新浪微博的暱稱,同義得暱稱還有「渣浪」)進行搜索,而「度娘」只能屈居次席,相同的是不管用不用微博,都很少有人想到率先用微信去搜尋相關信息。所以,用微博的一定會用微信,用微信的卻不一定用微博。這也就決定了微信的覆蓋面和傳播範圍在總量上必定遠遠大於微博。

從頂層設計上,微博是「輿論場」,而微信是「朋友圈」。所謂「輿論場」,就是「每人一個大話筒」,甚至是「每人N個大話筒」(因為新浪沒有限制每人只准註冊一個賬號),其內涵就是可以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身份把將自己的話傳遞到這個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你發出來,不管關注你還是不關注你,都能看得到,他們對你的轉發或者評論也都能讓任何人看得到。其特徵是「裂變式」的傳播方式和全公開的收聽模式。而「朋友圈」則不同,它是「每人一個小話筒」,我發的內容只有加我好友的人才能看得到,好友對我的評論,只有與我們互為好友的人才能看得到。即便是微信公號的傳播方式,也是依託關注與朋友圈轉發的形式,而網友們對於微信公號文章的評論,也只有公號平台審核後才能得到顯示。其特徵是大圈套小圈、圈圈相扣的傳播方式和半公開的收聽模式。微博注重話題的議論,所以強調公開性與轉評的便捷性。微信則側重信息的傳遞,所以強調「人以群分」和傳播評論的私密性。所以微博上造謠傳謠容易,闢謠也容易,但在微信上造謠傳謠容易,闢謠卻很難。可以說微博像是公開的可供眾生評論的「大字報」,而微信則更像一個封閉的僅供傳達閱讀的「內參」。

所以,基於兩微平台定位的不同,在沒有較大外力干擾和第三方強勢介入的情況下,兩微平台註定會以「分工合作」的狀態長期的並存下去。隨意的斷言二者誰會取代誰,或者無出發點的評論二者的孰優孰劣都會顯得較為武斷和偏激。參與新媒體工作的朋友,更應該看到這一點。

在當前這個時代,一個媒體特別是涉政類公共媒體,如果只運營微博,不運營微信公號,會喪失一個效果極佳的傳播渠道,實際影響力大大受損。而這個媒體如果只運營微信公號而不運營微博,不僅會喪失在第一現場的參與和旁觀資格,還會造成原創文章評論方向的難以把持和議題設置能力的衰退。所以二者是互補關係,作為媒體,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最後談談敏感的。任何媒體都有政治性,本人就曾經看到不少宣傳中國和中華民族的fb賬號、twitter賬號活不過48小時的事實(網友們可以去試驗下)。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的政治性本人不敢妄斷,只說幾個事實:新浪微博曾在「抵制加多寶作業本侮辱烈士事件」中屏蔽過@共青團中央 的微博,在「抵制JYP」事件中屏蔽過@紫光閣 的官方微博。而微信則曾以「遭到舉報過多」為由,封殺過團中央官方微信平台、解放軍報等等官方微信平台的許多篇文章。新浪屏蔽用戶賬號時,至少大家都能看得見,並且有所反擊。而當微信屏蔽公號用戶時,即便是如團中央官方微信平台、解放軍報官方微信平台這樣的公號,也只能選擇默默忍受。我想,這也算是兩微平台的又一不同吧。

所以,我個人還是喜歡「浪妹」(新浪暱稱)多一些,雖然她總屏蔽我。

預言算命

摺疊的內容

多年來,我黨在百戰建國、自力更生的基礎之上接續奮鬥,擘畫了全產業鏈整體推進的基本強國布局:以火箭動力和核工業為保障,謹守糧食自給,全力推進教育等各類基礎建設,在通信、交通、航空、航海、航天特別是導航系統上飛速發展、自成體系,初步奠定了民族復興的大國格局。然而近年來,伴隨着美國整體戰略重心的東移,中美全方位對抗超越中美合作成為兩國關係的主要態勢。經濟打壓、地緣封鎖與顏色政變一道成為美國遏制中國發展、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的三大手段。而亞投行的建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群眾路線、高壓反腐的雙管齊下,使得美國對華的三大手段略顯頹勢。特別是習近平同志819講話的提出,對於我們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產生了極大的深遠的影響,網絡安全形勢在大面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轉。

然而伴隨着中美(日)利益碰撞的不斷升級和中美(矛盾)的愈加尖銳,美(日)必將加大對華攻勢的力度。僅日本一家在2016年度外宣工作上的經費預算申請就達到756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5億元),比2015年度初始預算高出10.4%。2016年2月9日,奧巴馬推出《網絡安全國家行動計劃》,聲稱:「網絡安全是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面臨的『最迫切』危險之一」,並將在2017年的預算中拿出190億美元用以支撐其計劃。所以,網絡作為當代各國最大最集中的外宣和滲透渠道,美(日)已經向網絡和新媒體平台中投入較以前更多、更大的資源和力量。而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作為我們國家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年,必將迎來其更加強烈的遏制與反撲。同時,2016年是我黨建黨95周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是孫中山誕辰150周年,是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更是****50周年......,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內外政治勢力必定藉機生事。所以,2016年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總體形勢將呈現愈加嚴峻的態勢。

現將相關主要風險點羅列如下:

(一)網絡反共即將進入高潮。

共產黨是我國的建國黨,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國實現從貧窮到富有、從殖民地到工業強國躍遷的主要原因,也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核心競爭力。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一直都持續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矢志奮鬥,團結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走向富強。將共產主義虛無化、污名化一直是美(日)反華勢力長期堅持的既定方針和基本策略。近年來,他們依託網絡和各類新媒體平台,持續發布着各類抹黑、詆毀共產主義的文章和文藝作品。特別是最近,還針對習總書記提出共產主義理想進行圍攻,針對團中央「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話題進行「打擂」,針對為維護共產主義話題的網友進行集體圍攻和人肉搜索。打斷中國發展、遏制中國崛起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打掉共產黨的領導,而打掉共產黨的領導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共產黨成為一個沒有最高理想、沒有行動方向的「官僚共同體」和「紳士俱樂部」。2016年,網絡反共必將成為他們最主要的進攻方向。

(二)對國有企業的針對性抹黑和詆毀將愈加加劇。

國有企業是「共和國的長子」,是西方經濟壟斷和傾銷世界的「攪局者」,是我們國家邁向復興的基石和主力,是我國人民安居樂業的經濟保障,是黨的領導的基礎。打斷中國發展、遏制中國崛起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打掉共產黨的領導,而打掉共產黨的領導最直接的辦法就是以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為理論基礎,不斷加劇國有資產流失、推進國有企業私有化進程、打破國有企業在關鍵行業的壟斷,讓共產黨成為一個沒有經濟後盾、喪失調控能力的「軟腳蝦」。無論是「柴靜《穹頂之下》事件」的針對、還是「天津812爆炸事件」時網絡的連帶反應,都告訴我們他們對於國有企業的「格外關心」。原福建省長蘇樹林剛剛被調查,一批網絡大V就將蘇樹林的腐敗歸結為國有企業制度和公有制基礎的必然結果。中石油、中石化、中國電信、國家電網等國企遭遇的以造謠抹黑為基本方法的一連串輿論事件告訴我們,他們無時無刻不在盯着國有企業。2016年,對國有企業的針對性抹黑和詆毀必將愈加加劇。

(三)歷史虛無主義仍將泛濫成災。

近年來,網絡上出現一系列以「解構歷史細節,還原歷史真相」為名的視頻和文章,以所謂「公正客觀」的視角對黨史國史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進行再分析、再解讀,並以其顛覆性的結論吸引大量網友的關注。該類網絡產品多以文革、民國、朝鮮戰爭、毛澤東、周恩來等年輕網民感興趣又不熟悉的為主,因而選材精準;多以選擇性使用歷史材料和相關數據,所以善於包裝;再加上雷*、袁**、馮*等網絡推手和多樣的、令人特別是令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人民價值判斷和歷史認知勢必會在不知不覺中遭到極大改變,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勢必遭受嚴重的消解。而2016年是****周年......(省略24字),對這些歷史時期、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回顧將成為一些勢力推行歷史虛無主義的主攻方向。2016年,歷史虛無主義將在網絡上呈幾何級增長,進而泛濫成災。

(四)對愛國者和正能量網友的各類打擊和「污名化」愈演愈烈。

隨着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加大和網民的日益理智成熟,特別是以「自乾五」為代表的正能量網民積極有效的發出正面聲音、駁斥錯誤言論,使得網絡意識形態形勢一度向好偏移。為此,一些境內外勢力或自導自演(註冊與正能量網友相似賬號並發表大量負面言論)、或精準打擊(利用技術手段攻擊郵箱、盜取實名認證的團組織、團幹部微博賬號並發布黃色、反黨等信息)、或亂扣帽子(將愛國網民定性為「愛國賊」等,將「小粉紅」定性為「紅衛兵」)、或水軍圍攻(劉嘉玲、趙雅芝、王寶強、TFBOYS、韓庚等發表過愛國言論的明星微博均遭到水軍的攻擊嘲諷)。大批的自乾五戰友被造謠污名化,如@**就曾被@***等人造謠污名,被西方敵對勢力及其國內同盟軍通過我們組織的力量進行體制內打擊;如@**就曾被@***等人惡意污名為「逃兵」;如@****就曾被造謠污名、人肉搜索、電話騷擾、親友恐嚇;如@*****、@***就曾被網絡暴力的同時遭受現實騷擾;如@****就曾在被網上人肉搜索、瘋狂污名、惡意造謠的同時,在現實中被迫調離崗位;如@*******不僅被造謠污名、人肉搜索、電話騷擾、親友恐嚇,還被人為的訴訟纏身;特別是自2014年底以來,共青團上下深入貫徹習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積極進行網絡輿論引導,成績斐然,已經成為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生力軍,在維護英雄、堅定共產主義信仰中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令他們非常頭痛。一些團幹部新浪微博實名賬號如@*****、@*****和@*****等人屢遭集體圍攻、人肉搜索等網絡暴力,在某貼吧中居然揚言要「定點清除」,甚至連***同志都遭到某些賬號的人肉搜索。一些境外勢力公然叫囂共青團招募「五毛」大軍,一些網絡大V勾結境外勢力污衊青年網絡文明志願者為「網絡紅衛兵」,給在網絡上發聲的團幹部、團員扣上暴徒、黨棍的帽子......這雖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共青團的工作的卓有成效的,致使對方對於共青團給予了「格外的關注和關照」。而伴隨着形勢的日趨嚴峻,對愛國者和正能量網友,特別是對共青團遭圍攻和污名化必將日趨嚴重。

(五)曲解原意必將成為無良媒體操弄輿論主要手段。

自習總819講話以來,各門戶網站有所收斂,但卻更加隱蔽化、善打「擦邊球」,無論是類似「網易的標題」泛濫現象,還是鳳凰網對於歷史虛無主義的散布,都是這一現象的具體體現。前不久,《人民日報》發表了團中央書記處的一篇文章:積極穩妥的推進共青團深化改革,應該說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結果在各大網媒轉載的時候卻把標題改成了共青團不改革會有組織存在的風險。之後就開始不斷的斷章取義、捕風捉影,說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提出來的課題、命題,是共青團當前沒有存在價值。中央巡視組進駐團中央進行巡視後,網絡上風潮漸起,說「團派」將遭到清洗,有的說習總書記在群團工作會議上對共青團體現出了極端的厭煩,還有的說要取消共青團......等等,中央巡視組指出團中央存在「貴族化」、「娛樂化」傾向,大批媒體紛紛以此為標題競相報道,這樣一種對於原意的曲解,必將成為對方淡化中央聲音、割斷上下統一思想渠道、混淆視聽混亂思想人心的主要方法。

(六)網絡輿論鬥爭從線上發展至線下將愈演愈烈。

事實上輿論鬥爭從線上發展至線下已不鮮見,從最早的「朝陽公園約架」,到「納吧」組織在線下對江蘇***、江蘇***、山東***、廣東***等在網絡上自覺駁斥謠言、傳播正能量的青年朋友進行的各種現實騷擾。特別是「文登722」事件的出現,更加劇了一些勢力的囂張氣焰。「文登722事件」後,「納吧」成員非但沒有被打擊、銷聲匿跡,卻更加的變本加厲,僅江蘇***就遭到多起現實騷擾。16年伊始,山東***居然繼續遭到一些勢力的連續打擊......特別是伴隨着他們「工作經費」的增加,2016年的網絡輿論鬥爭必將呈現線上與線下並行的態勢。

(七)唱衰中國依舊是主題。

近年來,我們能夠看到,面對我們國家所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一些境外勢力總是「羨慕嫉妒恨」,一些網絡大V總是陰陽怪氣和論調惡毒,一些媒體總是在刻意消解(如**網《中科院:中國工業落後德國一百年》等),一些謠言如「油紙包」、「下水道」總是在肆意散播,這些宣揚中國崩潰論、刻意貶低中國工業水平和經濟成就等唱衰中國的論調一刻也沒有平息。民族的復興需要人民具備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這樣一些論調對於三個自信必然是一種劇烈的消解。2016年,唱衰中國依舊是他們進攻的主要方向。

(八)宗教問題依舊嚴峻。

特別是**教的線下發展與線上發聲近乎猖狂。**教作為他們意識形態滲透與占領的主要方式,其活動一直都沒有放鬆過。在線下,他們利用家庭教會組織非法傳教,利用各類公益活動披上偽善外衣,在線上他們廣泛宣傳,以貶低中國人沒有信仰、控訴無神論邪惡和妖魔化其他教派為基本方法,進行成體系推送。幾乎所有的親西方的網絡大V和積極反共的知名人物都在發聲時刻意宣傳着**教的理論和信仰,如孫**,呂**,袁*,遠**等等……

(九)經濟侵略與網絡意識形態進行聯合作戰

伴隨着經濟全球化和對外貿易的深入,個別國家及其國內間諜通過經濟手段進行對華打擊已經成為其屢試不爽、效果非凡的強有力手段。這樣一種極具「隱蔽性」的人為經濟侵略,天然就是與網絡意識形態進行聯合作戰的同盟軍。把經濟滑落、「股災」等歸罪於***(省略122字)。

除主要風險外,現將預測出的重要、具體、有可能對全局產生影響的事件羅列如下:

1、人為、刻意的製造C919空難事件發生的概率極大、影響極壞。

C919的下線,提振了民族精神和民族士氣,增強了民族自信心,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還會收穫極大的經濟利益,勢必會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利益損害。所以我們要嚴防有人人為的、刻意的製造C919的空難事件發生,以藉此來打壓國產大飛機戰略,打壓國有企業,打壓全民族的自信與士氣。可參考「723動車事件」對於高鐵戰略的影響。

2、人為、刻意的製造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企業發生事故的概率極大、影響極壞。

中國復興的主體力量在於工業的振興,鋼鐵是工業的骨架、石油是工業的血脈、煤炭是工業的食糧,能源行業是工業的基礎。人為的、刻意的製造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企業,特別是能源國企發生事故,有利於操縱輿論拆分中石油、中石化,推進能源行業的無限放開;有利於操縱輿論抹黑詆毀國有企業制度和公有制基礎,消解國有企業存在的理論基礎、消滅國有企業存在的現實狀態。

3、借*******周年、*****、*****生事的概率極高、影響極大。

(省略191字)。

4、體制內個別黨員公然****的概率較高,影響極壞。

無論是「**報門神事件」還是「畢**事件」,更或是「***歪曲共產主義事件」等等系列事件的發生其實都(省略86字)。2016年,要提防體制內個別黨員公然****,並且一旦發生,必須嚴肅處理。

5、體制內「自乾五」遭「定點清除」概率較高,影響極壞。

無論是「****事件」,***、*****等等遭網絡與現實雙重暴力的事件都告訴我們,一些勢力手段之惡毒、之豐富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網絡輿論引導工作之所以呈現如今的良好局面,離不開敢於「亮劍」、勇於發聲的廣大「自乾五」,特別是體制內「自乾五」,將其「定點清除」有利於遏制工作開展,打擊發聲士氣和「亮劍」行為。

基於以上預測,提出相應對策如下:

(略681字。)

洗地雷鋒

摺疊的內容

現在,網絡上對雷鋒的質疑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提到雷鋒,我們總會問:

1、為什麼每次雷鋒做好事的時候,都恰好遇到了攝影師?
2、為什麼雷鋒做好事從來不留名,但總是記在日記里?
3、小學畢業的雷鋒為何能寫出那麼精彩的文字?
4、雷鋒為何能頻頻調動,常能請假外出?
5、雷鋒哪來那麼多錢捐款?
6、雷鋒有沒有皮夾克、手錶?還是艱苦樸素的偶像嗎?
7、雷鋒白天打手電看書?真的假的?
8、雷鋒是撿糞高手?
9、西點軍校里有雷鋒現象嗎?

請耐心看完本文,相信會給青們一個較為滿意的答覆。

一、「每次雷鋒做好事的時候,都恰好遇到了攝影師」——一場由「擺拍」引發的公案,雷鋒留下的照片到底是真是假,雷鋒是「影帝」還是模範?

基本上每一名中國人的腦海里,都保留着很多雷鋒的照片:有頭戴軍帽持槍立正的,有擦汽車的,有幫助戰友學習的,有扶老攜幼的,有給戰友讓飯的,有給傷病員送月餅的,有到儲蓄所取錢的,還有為人民公社撿糞的……然而在當下,這些曾經振奮了億萬中國人的照片,卻變成了質疑雷鋒精神的「鐵證」,比如:

1、《雷鋒擦汽車》。有人吐槽:哪有擦汽車還佩戴榮譽勳章的?何況哪有這個姿勢擦汽車的,不把衣服弄髒了麼?能看到擦的地方麼?明顯是偽造,是假的。

2、雷鋒送老奶奶回撫順。有人吐槽:雷鋒是在出公差回部隊的路上偶然間遇到了老奶奶並送回家,同時一定掏出了自己的IPHONE給攝影師CALL了個電話,然後攝影師乘坐直升機趕到現場,為雷鋒拍了這張照片。同時大連《新商報》副總編輯王盛波說:「這張照片上的老太太就是我奶奶,而在拍這張照片之前,雷鋒根本沒護送過我奶奶回撫順。」顯然是假的。

雷鋒在幫助戰友學習。有人吐槽:很明顯是在訓練或者執行任務間隙,利用點滴時間進行學習,此時攝影師神一樣的出現了。

4、雷鋒把自己的飯讓給戰友。有人吐槽:戰友忘帶午飯是一件十分偶然的事,當雷鋒把自己的飯讓給戰友時,攝影師又神一樣的出現了。

5、雷鋒在修車。有人吐槽:攝影師又神一樣的出現了,不過汽車擋泥板底下貌似沒有螺絲哦。

6、雷鋒到儲蓄所取200元錢。有人吐槽:尼瑪,神一樣的攝影師無處不在……取個錢還躲在櫃檯後拍人家。

7、雷鋒去撫順西部醫院給傷病員送月餅。有人吐槽:這次雷鋒是和攝影師一起去的……

等等……

不僅是神一樣的攝影師和「擺拍」動作受到吐槽,很多網友還質疑:

1、在1960年前後,照相可是個稀罕事,而在雷鋒參軍的兩年多留下的照片卻高達兩百多張,一定是作假;

2、雷鋒(雷鋒所在部隊)很早就「預感到」自己(雷鋒)會犧牲,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所以提前派攝影師跟隨,預留200多張照片下來,供全國人民今後瞻仰。

難倒雷鋒真的是「影帝」,真的是其所在部隊造出來的「神」麼?

答案是否定的。

事實上,網友們的質疑也沒有錯。雷鋒生前留下照片共計300餘張,其中有223張都出自雷鋒生前戰友、瀋陽軍區工程兵宣傳助理員張峻之手。其中黑白照片199張,彩色照片24張。而且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張峻接受採訪時,就已經公開言明:自己所拍攝的雷鋒照片中,一些屬於「補拍」、「擺拍」。

伴隨着瀋陽軍區《前進報》的宣傳和時間的推移,雷鋒的事跡受到《解放軍畫報》、《解放軍報》等軍隊媒體紛紛轉載,之後《中國青年報》等全國性大報也開始轉載,雷鋒的名氣開始從軍隊向全國擴展。直到1962年春節前後,總政下達指示,要為雷鋒舉辦一個個人學習毛主席著作標兵展覽。瀋陽軍區接到命令後,決定由張峻以及瀋陽軍區的四五名成員組成班子為展覽進行前期準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是補拍照片。因為雷鋒做了好多好事,都過去了,沒有留下照片,所以要補。

根據張峻回憶,籌辦小組主要的參考雷鋒的日記和他報告的講稿。但他們同時發現,日記裡邊的內容很多都是雷鋒的讀書體會,這個沒法補拍,只能找日記中的具體事補拍。

鑑於補拍照片工作的嚴肅性,當時的瀋陽軍區工程兵黨委給籌辦小組約法三章:

第一,補拍內容必須是雷鋒曾經真實做過的事情,不能搞假新聞;

第二,能補的補拍,不能補拍的畫幻燈;(這裡的能不能,主要講技術手段,像雨夜送大娘,你再去找回來,下雨再來一遍?這個不可能)

第三,補拍的照片要經得起推敲。

然而這些補拍的照片紛紛出現了問題。比如因為攝影技術不過關,深夜學「毛著」無法拍攝,照片變成了雷鋒在白天打着手電學習;比如雷鋒在8月里為人民公社捐款,照片裡的雷鋒卻穿着棉衣;比如,沒有找到那位老大娘,而是找別人代替,等等。因為照片經不起推敲,同樣也遭到了瀋陽軍區領導的質疑。然而,照片的補拍和幻燈片的製作還沒完成,雷鋒就突然離世,這些原本用於「學毛著標兵」的展覽被用作了規模更大的對雷鋒的追憶儀式上。

所以,也談不到什麼神一樣的攝影師,人家早就說了,就是補拍,擺拍。而且這些個補拍、擺拍都有真實的依據。

然而談到這裡,很多網友就說了:我們不管,只要是補拍、擺拍,就是作假,我們就不認同。

那我們就只好講講「擺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自攝影技術發明以來,就被賦予了記錄歷史畫面的神聖職責,而因為一些比如時機消逝、天氣、光線、沒有抓拍住等技術難題和人為原因,擺拍一些符合歷史事實的照片,也是在允許之列的,而且也是當時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事實上,在很多人的回憶中,雷鋒愛好文藝、特別喜歡拍照,如果能活到現在的話,還真有可能是一名很好的演員或者攝影家。

二、「雷鋒做好事從來不留名,但總是記在日記里」——雷鋒為什麼把自己做的好事都放在的日記里懷念?到底是真是假?

其實雷鋒不是參軍以後才開始寫的日記。

那時的雷鋒還叫做雷正興,1956年於荷葉壩小學畢業後不久,就到了鄉政府做通信員,11月,年滿十六歲的雷鋒被推薦到望成縣委做公務員。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機關工作生活。

平時寫日記、能寫日記,在當時算是文化人的特徵,這種氛圍我想至少80後早期的童鞋們還是能有所感觸的。

對於好學上進的雷鋒來講,寫日記不僅能鍛煉文字,還有提高文化素養和人生格調的意思,於是在1957年的秋天,雷鋒開始學着寫日記。當時雷鋒在組織部的同事彭正元還記得雷鋒特地向自己請教怎麼樣才能寫好日記。也許,原團山湖農場辦公室幹部方湘林是最早看過雷鋒寫日記的人。1958年4月,是雷鋒主動把日記遞給他看,據方湘林回憶,「我希望真有愛情日記,可仔細一看,寫的全是政治與技術方面的內容,如下放幹部總結評比大會記錄,自己在大會上的發言提綱,拖拉機性能、拖拉機駕駛規則等等」。

這也正印證了一點:在雷鋒的日記里,大多數都是摘抄的文字,有毛主席的文章段落,有科學技術的內容,有會議的記錄等等,自己的經歷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而雷鋒日記的被發現並得到宣傳,也是一段機緣巧合。1960年10月底,瀋陽軍區工程兵政治部把雷鋒暫時借調到瀋陽,到軍區工程兵所屬各單位做「憶苦」報告。在雷鋒出發前,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語為了能進一步了解雷鋒的成長過程,就打電話給工程兵10團政委韓萬金,讓他轉告雷鋒把自己的日記帶上。雷鋒就帶了五本日記來到軍區第一招待所。王寄語被日記的一些內容所打動,安排摘抄分發給黨委常委們閱讀。不久,《前進報》總編輯嵇炳前協同新華社軍事記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軍區機關了解雷鋒的事跡,他們在雷鋒作報告臨時住的辦公室里,偶然從雷鋒的床上發現了雷鋒寫的日記,看了幾段覺得很好,就請示王寄語能否借去看看,王寄語當即表示贊成。

嵇炳前協同新華社軍事記者佟希文和李健羽前往軍區機關了解雷鋒的事跡,促成了《雷鋒日記》於1960年12月1日在瀋陽軍區機關報《前進報》上首次以一個版的篇幅摘錄發表。當時的標題是「聽黨的話,把青春獻給祖國——雷鋒同志日記摘抄」。這次共摘發了雷鋒從1959年8月30日至1960年11月15日的日記15篇。當時只是作為輔助學習雷鋒的一個形式,在部隊裡流傳。

雷鋒去世後,1963年1月18日,瀋陽軍區政治部要求《前進報》社編選《雷鋒日記》,由黨政組組長董祖修負責。當月下旬,董祖修從軍區文工團借來十人,將雷鋒遺留的九本日記、筆記,全部抄錄下來,準備仔細核對後進行選編。

1963年1月20日,《前進報》又用了將近一個半版的篇幅,摘錄發表了32篇雷鋒日記,其中包括1960年發表過的15篇。

關於董祖修帶到總政的日記抄件還有一段不尋常的故事。在瀋陽軍區,核對過程中,當時為了宣傳報道的需要,為了讓《雷鋒日記》早日問世。董祖修曾經把雷鋒的日記本拆開過。自1963年3月5日毛澤東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發表後,全國各地記者紛至沓來,到《前進報》要雷鋒日記摘抄,有的執意要閱讀雷鋒日記原稿。為防止珍貴的雷鋒遺物丟失,又能解決新聞宣傳的需要,董祖修把雷鋒的日記本拆開,然後組織人手前來抄寫,抄完之後再裝訂上。

日記抄完之後,董祖修請報社與軍區印刷廠同志把拆開的本子親手送到印刷廠裝訂。軍區印刷廠特意請一位老師傅,按照精裝的辦法,把幾冊日記本一針一線地裝訂起來,然後把封面粘好。

不久,雷鋒的日記本、筆記本共9本,連同雷鋒其他遺物一起,被徵集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長期珍藏。

雷鋒日記抄件在上交之後,經總政宣傳部審查,共選輯121篇,約4.5萬字,於1963年4月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這是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的第一本內容豐富、文字準確的雷鋒日記。這本日記的出版,滿足了全國人民學習雷鋒的急需,也成為對雷鋒的「永久紀念」。

對雷鋒遺留下的日記,工作組都是按照時間順序,一天一天地核實、鑑別。其中雷鋒記錄生活、工作、學習的日記,很容易認定;但很多日記記錄了一些富有深刻寓意的精闢論斷、名言警句等,就必須仔細分析,因為裡面有的是雷鋒寫的,有些似乎不是。對照雷鋒的筆記本可以看出,雷鋒平時看了很多書,做了不少摘記,有的註明了出處,有的卻並未註明。雷鋒日記里引用最多的是毛主席語錄。

例如日記里有一段話這樣寫道:「一個人出生在世界上以後,除了早夭的以外,總要活上幾十年。每個人從成年一直到停止呼吸的幾十年的生活,就構成個人自己的歷史。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寫自己的歷史。每個共產黨員和每個共青團員都應該想一想,怎樣來寫自己的歷史——我要永遠保持自己歷史鮮紅的顏色。」當時工作組以為是雷鋒自己的話,收錄進最早的《雷鋒日記選》版本中,列為第一篇。等過了幾年,才發現這段話原來摘自中央黨校楊獻珍的一篇文章。於是在《雷鋒日記》再版時便刪去了這段摘記。這段話當時還曾被誤為雷鋒的話成為了《人民日報》組織的第一次報道雷鋒的文章的引語。

工作組對雷鋒日記中有關事實過程、人名、職務、單位、番號、地名、時間、數字等,都一一核對過。但在發表時還是做了一些技術處理。為了保密,將雷鋒日記中的部隊番號一律改成××部隊;將不便透露姓名的人名,改成×××。經過反覆研究,還將部分語義重複、過時的話語、用詞等,做了刪節。

最後一共選輯了其中的121篇,約4.5萬字編輯成書。1963年4月,《雷鋒日記》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這也是第一本正式出版的《雷鋒日記》。

值得一提的是,總後勤部後勤學院教授劉高平,對於雷鋒日記的真偽,有過一段描述:「2012年8月15日,我應邀出席了撫順公祭雷鋒大會,此行我採訪了雷鋒知情者余新元、薛三元、易秀珍、石素琴等20多人。當我問及《雷鋒日記》是真的嗎?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先是驚詫,然後肯定地說,絕對是真的。因為他們中許多看過雷鋒寫日記,熟知雷鋒有寫日記的習慣。2013年6月,為進一步求證,我再次專程去了遼陽、鞍山、撫順和瀋陽軍區雷鋒團雷鋒紀念館核實《雷鋒日記》史實,找了參加整理出版《雷鋒日記》的李振魁,拍攝《雷鋒日記》原始影件的歐達龍以及雷鋒文物收藏家吳鐵庫、諸時銀等,他們證實並告訴我,雷鋒共有9個日記本,整理發表有多種版本,董興喜收藏43種版本,最多的一個版本公開出版的日記是171篇,都是雷鋒本人手跡。他們說原始日記在瀋陽軍區檔案館或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為求證,我又去了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塔灣街77號的瀋陽軍區檔案館。該館服務利用科朱軍領科長提供了雷鋒專櫃檔案,讓我查閱,但大多是影印件,朱科長告訴我唯一的原始件在軍事博物館。回京後,我詢問了軍事博物館資料室主任周俊萍,軍博是否藏有原始《雷鋒日記》,她非常肯定地告訴我有。我有意查詢,她解釋說,軍博正在改擴建工程,文物庫房全部都封存了,待工程竣工開館後,才能查閱。並表示,《雷鋒日記》原件按國家一級文物保管,軍博改擴展還有籌建一個雷鋒專題館的計劃,屆時《雷鋒日記》及雷鋒文物的許多原件都將向世人展示。至此,《雷鋒日記》的真相尋查應該有結論了。」

可見,雷鋒日記,所記錄的並不光是自己的生活工作經歷,更多的則是他通過摘錄、記錄進行學習的一片「自留地」,我們在出版發行《雷鋒日記》時,只是選擇性的摘錄了他的一些好人好事和精彩作品,一定程度上帶來了這種光記好事的錯覺。

三、「雷鋒是天生的文學巨匠,十幾萬字的日記,沒有一個錯別字」——小學畢業的雷鋒為何能寫出那些既優美又飽含力量的文字?到底是真是假?

雷鋒確實是高等小學畢業。但是小學畢業並不意味着他只有小學畢業的文字水平。《雷鋒日記》中的很多段落都是極其的精彩,但並不能因此否定雷鋒的著作權。

我們都說,細節是魔鬼,因為它蘊藏着真實。讓我們看看雷鋒人生中的一些細節:

1955年,「六一」兒童節,雷鋒參加少先隊隊日活動,擔任大鼓手。雷鋒是學校的文藝活動積極分子,這也許跟他從小跟着六叔祖走街串巷唱過皮影戲,有音樂和表演的天賦有關。在學校里,他一直都是文藝骨幹,跳舞、演講比賽、打球等各種活動都能見到雷鋒的身影,因為學校里只要有活動就少不了雷鋒,同學因此給雷鋒取了個『浮頭魚』的外號。

1956年夏天,雷鋒從荷葉壩小學畢業,幾年裡,雷鋒勤奮學習,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在畢業典禮上,他代表同學們進行發言。

1956年11月,雷鋒被推薦到望成縣委做公務員。到1958年春天為止,他從事機關工作一年多,學會了記日記,期間還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

1958年春天到9月,雷鋒在團山湖農場當了縣裡第一個拖拉機手。在團山湖工作期間,雷鋒在縣級報紙《望城報》發表人生第一篇文章《我學會開拖拉機了》。據當時縣委組織部的彭正元回憶,在一次和雷鋒一起散步時,雷鋒跟他認真地談起過自己的「作家夢」,他希望自己也能把「改天換地」的現實用文藝小說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雷鋒還想寫一部自己的家史,他斷斷續續地寫了一些,但後來被遺失了。《雷鋒全集》裡收錄的《一個孤兒》的自傳體小說,或許就是保存下來的其中一些片段。

同年,他寫下短篇小說《茵茵》(猜測與其相戀對象王佩玲有關),雖然文學性不太高。在團山湖的8個月裡,他陸續寫下《南來的燕子啊》、《台灣》、《歌頌領袖毛澤東》、《黨救了我》、《啄木鳥》、《我的感想》、《以革命的名義》、《人定勝天》、《排漬忙》九首詩歌。

1958年9月,報名去鞍鋼的雷正興改名為雷鋒,據當初與雷鋒同去報名的張建文(原名張希文,縣放映員)老人回憶,雷鋒對他說,「雷正興這個名字是叔公起的,有家道興旺之意,舊社會我連家都沒有,說什麼家啊,我想趁報名當工人時候改過來。」他說自己最近常在烏山、金山行走,覺得山能登高望遠,不會迷失方向,「我想改名叫雷峰。」張建文覺得改得好,讓雷鋒也幫他改一個,雷鋒就以為「建設新文化」為寓意幫他改成了張建文。於是,兩人在報名表上,一個填了「雷峰」,一個填了「張建文」。後來,雷鋒找縣委書記趙陽城提出了改名的想法,不知內情的趙陽城提了個建議,「你是到鋼鐵廠,鋼鐵銅銀都要有金,你這個『峰』字,右邊不變,左邊換個金字旁就準確了。」這樣,雷鋒到鞍鋼報到起就採用了新名字。

1959年12月,雷鋒入伍,作為新兵代表在全國歡迎新戰友大會上發言。之後間或抽調到團業餘演出隊。

1960年2月5日,遼寧省《遼陽日報》發表雷鋒文章《溫暖如家》。

1960年8月,雷鋒開始在自己所在的連隊中作憶苦報告。

之後,雷鋒陸陸續續開始在各個單位進行報告,直至離世。

雷鋒的文化程度是不高,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能代表同學發言的好學生,一個有「浮頭魚」外號、積極活潑的文藝骨幹,一個愛寫日記的模範機關工作人員,一個能給自己和好友改名字的小文化人,一個兼職夜校語文老師的拖拉機手,一個經常發表文章、愛寫小說現代詩的文藝青年,一個代表新兵在火車站發言的新兵蛋子,一個能夠給眾人作報告不怵的小戰士,最重要的,是一個勤奮好學的青年,具備寫下《雷鋒日記》精彩篇章的人生基礎。

最後摘抄一段1958年雷鋒還在團山湖農場時寫下的詩歌《南來的燕子啊》,供大家參考:

   南来的燕子啊!
   新来的候鸟,从北方飞到了南方,
   轻盈地掠过团山湖的上空,闪着惊异的眼光。
   我分明听清了呢喃的燕语,
   像在问:“为什么荒芜的团山湖,
   今年改变了模样?”
   南来的燕子啊!
   也许母燕曾向你说过旧时的形象;
   往日的团山湖——
   湖草丛生,满目荒凉,洪水一到,一片汪洋,
   十年前有人三次收款,三饱私囊,
   围垦团山湖只是一个梦想。
   如今的团山湖啊——
   良田万顷,满垄金黄,
   微风吹过一片稻香。
   新修的长堤像铁壁铜墙,
   洪水已再不能称凶逞狂。
   红旗插在社会主义的农场,
   到处是谷满仓、鱼满舱,
   祖国又添了一个“鱼米之乡”。
   南来的燕子啊!
   你是这样轻快地飞翔,
   许是欣赏这美丽的景象:
   蜿蜒的八曲河像一条白银管,
   灌溉这片肥沃的土地,
   团山湖与乌山对峙,
   是天生成的一幅屏障。
   这景象是诗情也是画意,
   活跃在这诗画般怀抱里的工人,
   更是些生龙活虎般的健将。
   南来的燕子啊!
   你不用再寻旧时代的屋梁,
   无论你飞到哪里,
   再也找不着你从前住过的地方。
   去年这里是荒凉的地方,
   今年变成了高大的厂房,
   欢迎你到新的农场宿舍来拜访。
   但得请你告诉我,
   你可知道你所飞过的地方……
   新建了多少这样的农场?

四、「雷鋒一定是個官二代,總是頻繁調動,只要請假外出連長就給批」——雷鋒作為一名小戰士,為何總是出差、外出?到底是真是假?

看雷鋒的履歷,確實稱得上調動頻繁。

1956年9月,鄉政府做通信員

1956年11月,被推薦擔任望成縣委公務員

1958年春,困山湖農場拖拉機手。

1958年9月,鞍鋼C-80推土機手。

1959年12月,瀋陽軍區戰士。

如果不提名字,這頻繁的調動真的是挺令人詫異的。真的是官二代麼?

當然不是。雷鋒不滿7歲就成了孤兒,被本家的六叔奶奶收養,家境貧寒,絕對沒有啥值得稱道的背景。

那又是為何?因為他出類拔萃。正是因為他的出類拔萃,才屢次獲得改變人生的機遇。

不信請看:

由於他在學校學習優秀,所以被推薦至望城縣委當公務員(此公務員非當下的公務員,是類似打字員的工勤人員)。

1957年,被評為機關模範工作者。

1958年,縣裡決定派雷鋒學開拖拉機,成為縣裡第一個拖拉機手。

在鞍鋼工作的一年零二個月,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

參軍後參加上寺水庫搶險救災,帶病連續奮戰7天7夜,表現突出,榮立二等功一次。之後榮立三等功兩次、嘉獎多次。

可以說,雷鋒不是離世後變的優秀,也不是參軍後變的優秀,而是一直都很優秀,在任何一個崗位時都干到了足以獲得「升遷」的資本。

小時候,雷鋒就有「浮頭魚」的外號,說好聽點是愛冒頭、工作積極,說不好聽點就是愛出風頭。但也正是由於他「浮頭魚」的性格,確實造就了他在同儕中出類拔萃的資本。

至於「雷鋒作為一名小戰士,為何總是出差、外出?」這樣的問題,我只有呵呵了。

作為一名普通的戰士,請假外出確實比較難。但自雷鋒的事跡被軍區工程兵政治部發現並宣傳後,雷鋒已並不普通,邀請雷鋒作報告的單位越來越多,出差、外出的機會自然增多。

五、「雷鋒絕對是富二代,要不他哪來那麼多錢捐款?」——雷鋒作為一名小戰士,津貼有限,哪能隨便捐款100元?到底是真是假?

有的網友說,雷鋒作為一個小戰士,一個月津貼6元,哪來那麼多錢捐款,一定是假的。對此我們先看轉帖自中國軍網的一篇文章:

網上有人質疑雷鋒捐款的事跡可能是編造的:50年前,雷鋒為慶祝撫順市望花區人民公社成立,送去200元;遼陽地區遭受洪水之災,他寄去100元;戰友小周的父親病重,他寄去10元;一位婦女車票和錢丟失,他為這位婦女買了車票。僅他的這一小部分事跡就已經支出300多元。他僅在部隊2年零8個月,當時部隊津貼最高每月只有8元,就算他拿最高津貼標準,合計收入也只有256元。他哪來的那麼多錢來捐款?

其次,讓我們看一下兩筆大額捐款的情況:

第一筆是200元捐款。1960年5月的一個星期天,當雷鋒路過撫順市望花區駐地時,看到成千上萬人在慶祝和平人民公社成立。從苦難中走來的雷鋒為支援人民公社發展生產,就趕緊去銀行取出200元現金(當時存摺里只有200多元錢),跑去送給新成立的人民公社。但公社幹部說「只收心意不收錢」。雷鋒解釋說:「這錢是人民給我的,我現在把它還給人民,支援人民公社發展生產,你們一定要收下這筆錢,就像作父母的收下自己兒子的錢一樣,是不必客氣的。」說了半天,公社只收下100元錢。1960年11月11日,和平人民公社專門寫了「感謝信」,送到雷鋒生前所在團。

第二筆是100元捐款。1960年5月,遼陽地區遭受洪災。雷鋒在給和平人民公社捐款後沒幾天,從報紙上得到消息後,對曾經工作併入伍的地方(弓長嶺工地在遼陽)的人民群眾受災感同身受,希望自己能為災區群眾做點啥,於是趕緊把公社幹部沒有收的那100元現金給遼陽市委寄去,請他們轉交給受災群眾。遼陽市委領導考慮既要肯定和鼓勵這種高尚行為,又不能給這名普通戰士帶來經濟和生活負擔,於是在1960年6月6日,以市委名義給雷鋒所在團郵來了「感謝信」,同時退回了雷鋒捐贈的100元錢。

所以,這兩筆捐款是在周轉中進行的,實際只用了100元,完全在雷鋒的收入範圍內。(作者:李昂、翟元斌、喬安山)

按照該文所示,雷鋒在當工人的時候,工資是很高的,其工作後的總收入高達1340元,入伍前一定是有較大數額的存款的,確實完全有能力進行支付。

但有的網友依然不死心,列舉出了《致中共遼陽市委的信 》(1960年8月28日)中的第三段,對雷鋒入伍時的存款數額提出質疑:

信中顯示:雷鋒在給中共遼陽市委的信中明確:入伍前只有40塊的存款,如果他入伍前真的只有40塊的存款,那後邊的巨額捐款確實很難完成。

但如果他說的是假話,隱瞞了存款數額呢?

事實上,他在這封信里確實隱瞞了存款數額。

據雷鋒所在連隊司務長蔡雲回憶(《蔡云:我陪雷鋒作報告》),蔡雲是知道雷鋒先捐給了和平公社100元的,與後來雷鋒在致遼陽市委的信中所說的「自己入伍時帶來四十元」不符,於是就問雷鋒,為何在信中這樣寫。雷鋒本人的回答是,他從工廠入伍時本來帶了將近200元,但在回信中確實採取了「隱瞞戰術」,因為雷鋒怕遼陽市委得知自己已經捐助和平公社100元後,拒絕接受自己的捐款,所以在信中故意隱瞞。

無獨有偶,當初給雷鋒辦理儲蓄業務的七百儲蓄所儲蓄員王玉珍回憶(《王玉珍:50年前我給雷鋒辦儲蓄》),撫順望花區和平人民公社成立時,雷鋒確實來儲蓄所取款(因雷鋒的存款在當時屬於大額,故對這個個子矮小、操南方口音的解放軍戰士早已相識),取走了存摺上的203元中200元。

六、「雷鋒有皮夾克、手錶等高檔行頭,絕對是艱苦樸素的偶像」——雷鋒的皮夾克、手錶都是哪來的?到底是真是假?

謠翻天下的秦火火有一個經典的謠言「雷鋒1959年為自己添置的皮夾克、毛料褲、黑皮鞋等全套高檔行頭,皮夾克、毛料褲、皮鞋加起來當時在90元左右,而當時雷鋒一個月才六塊錢。」

還有一些報道:

如:2012年2月20日,京華網刊登《京華時報》關於《雷鋒全集》出版發行的報道,該報道的網絡稿件題目是《〈雷鋒全集〉還原真實雷鋒 雷鋒也有皮夾克》,此文中該書主編邢華琪引述雷鋒同鄉、工友、好朋友易秀珍的回憶,證實雷鋒有皮夾克。邢華琪引述的易秀珍回憶報道原文如下:

雷鋒從農村到了鞍鋼以後,還一直穿着在農場工作時發的工作服,油泥很多,還打着補丁,周末下了班,洗了澡,許多同事都換上整整齊齊的衣服,上街看電影或者參加舞會。雷鋒沒有衣服可換,同事就勸他買件換洗的衣服。聽人說的多了,雷鋒帶着積存的錢到了百貨公司,買了皮夾克。後來黨的八屆八中全會公報發表,工廠里做了傳達,聽到黨中央指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建國,雷鋒找來一個包袱,把新買的衣服全部包起來,壓在箱底。後來雷鋒入伍,在排演一個叫做「老劉的故事」的時候,有人提出集體朗誦的演員不一定都穿軍裝,提議去市文工團借幾套衣服。雷鋒從皮箱裡翻出了皮夾克和當時買的褲子等交給了導演。演出以後,雷鋒再也沒動過這件皮夾克。

無獨有偶,2012年2月27日《新京報》在題為《還原雷鋒:最熟悉的陌生人》的報道中,根據採訪對象的回憶,再次證實了雷鋒有皮夾克,只是與上述易秀珍的版本略有不同。報道原文如下:

1959年底,雷鋒在鞍鋼已是一名先進青年,月收入30多元。他上下班總穿一套工廠發的勞動服和大頭鞋,同事們勸他去買件流行的皮夾克,雷鋒不肯,後來在女老鄉的再三鼓動下,雷鋒終於去商場買了件「光榮花」牌皮夾克,棕黑色的,天津公私合營華光皮件廠出品,定價44元,還有一條深藍色的料子褲,一雙黑色皮鞋,和一瓶「友誼牌」雪花膏。宿舍里,同事們讚不絕口,都說「現代化的工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一天,雷鋒老家的縣委領導來信,寄語他在偉大的工人階級隊伍中,艱苦奮鬥,永不忘本。看完信,雷鋒就不怎麼穿皮夾克了。

此外,據雷鋒的工友張建文回憶,當時鞍鋼文化生活很豐富,周末經常有舞會,團組織動員大家參加,很多人勸雷鋒參加舞會要穿得好點。雷鋒會開拖拉機,去了不久就是正式工了,工資36塊多,很高了。當時年輕人都喜歡買件皮夾克穿,冬天禦寒、又時尚。雷鋒就拉着我去寄賣店轉,我家裡困難,他就買兩件,他自己是棕黑色的,送我一件黑色的,還有手錶也是他一塊,我一塊,屬於比較便宜的「小三針」。

而且這件事還構成了他的一段成長經歷。關於這一點,《解放軍報》有過採訪:「雷鋒把穿着皮夾克的照片寄給望城縣委的老領導。縣委趙陽城書記看到了雷鋒這個照片,回信批評了雷鋒,全國人民正在勒緊褲腰帶,你怎麼能穿皮夾克?希望你艱苦奮鬥,永不忘本。雷鋒讀後非常慚愧,從此再也沒有穿過那件皮夾克。」

所以,雷鋒有這樣一段成長經歷,算不上他作為一個先進人物應該洗掉的「污點」,它恰恰展示了雷鋒怎樣從一位熱愛生活的好青年一步步成長為用更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偉大戰士。與參軍之後的艱苦樸素也並不矛盾。

七、「雷鋒為了給部隊省電用當時一毛二合現在30多塊錢一節的電池打手電看書」——雷鋒是就是這樣艱苦樸素的嗎?到底是真是假?

圖片的內容是雷鋒深夜讀書學習的樣子,但圖片中雷鋒的手和手電筒的影子顯示,有強光來自雷鋒的正上方。

第一點中,已經說過,這是擺拍的照片。由於當時的技術較為落後,雷鋒在夜晚持手電筒讀書的照片很難拍攝,所以整成了白天。

而且眾所周知,在我國部隊中,入夜後是要按照規定的時間統一熄燈的。雷鋒用手電筒看書,其實並不是為了省電,而是不能開燈打擾戰友休息。和省電、艱苦樸素不沾邊。

八、「雷鋒是撿糞便的高手」——雷鋒一天能撿300斤糞便麼?到底是真是假?

有人說,此事源於雷鋒日記1961年2月15日中記述的:「今天是大年初一,全連的同志都高高興興地到和平俱樂部看劇去了,我呢?為了在春節期間給人民做一件好事,吃過早飯後,我背着糞筐,拿着鐵鍬到外地揀糞,大約揀了300來斤糞,我送給了撫順望花區工農人民公社……」

而事實上,在《雷鋒日記》中,是查不到1961年2月15日的日記的。

關於雷鋒撿大糞的三篇文章出自於三個出處。分別是《雷鋒全集》(人民武警出版社2003年版)的第309頁(《一封祝賀信》1961.2.13)、第199頁(《一輩子學習毛主席著作》)和第30頁(日記,1961年2月17日)。

雷鋒一天能撿300斤糞?

於是引發了質疑和吐槽。

經某些網友精密計算如下:

按照成人.成人每次排便100~300g重,考慮到風乾、遺漏等因素,平均按每砣糞便150克計;兒童減半為75克。

第一次如果雷鋒能夠撿300斤,雷鋒發現一坨糞便用時11秒,按照正常步速行走的話,必須雷鋒每走11步就有一砣糞便

第二次雷鋒每走8、9步就有一砣屎!

第三次雷鋒必須保持發現一坨糞便用時2.8秒,才能完成。

這個精密計算貌似搞的很專業,但因為其腦子裡都是糞便,所以忽略了兩點:

1、忽視了牲畜,特別是騾馬牛羊等糞便的存在。雷鋒描述的撫順望花區在當時是城鄉接合部,而當時的農村還沒有農用機械存在,普遍使用騾馬車,道路上隨處可見羅馬牛羊等牲畜,牲畜的糞便也隨處可見。雖然在第三條中,以揀小孩糞便開始,但並不代表雷鋒會一直揀小朋友的糞便。基於此,經歷過缺少農機時代的農村人和見識過騾馬牛等糞便的童鞋應該深知其分量。

2、忽視了東北的嚴冬。在撫順的春節期間,牲畜糞便掉在地上會很容易凍結,雖然增加了撿取難度(這也是為什麼雷鋒要用鍬鎬的原因),但卻保存了糞便中的水分,糞便的重量也會比其它時節大上許多。

九、「雷鋒是世界軍人的偶像」——西點軍校張貼過雷鋒畫像麼?到底是真是假?

這事本來都是過去式了,結果因為新浪微博:老李頭06(原新華社記者李竹潤)的一篇「闢謠貼」,而迅速點燃。

老李頭06在微博中聲稱,西點並無雷鋒現象,是自己當初在新華社工作時,主觀上的大意導致了西點軍校學雷鋒這樣的謠言誕生。

中國駐美大使館原第一秘書田志芳在「雷鋒講壇·大連分壇」上展示了西點軍校贈給他的這樣一張畫報,證實了美國軍人曾研究過雷鋒精神。撫順雷鋒紀念館館長張淑芬曾經帶着雷鋒像訪問過西點軍校,西點軍校教官和學員也曾專門回訪過撫順雷鋒紀念館,這是早就有人證物證的事實。

事實上,假如我是西點軍校,出於深入了解對手、研究對手的初衷,我一定會好好研究「雷鋒精神」和「雷鋒現象」。

而對於我們中國來講,西點是不是大張旗鼓的學雷鋒其實都關我屁事。

西點軍校對「雷鋒精神」和「雷鋒現象」進行深入研究才是值得我們警惕的事情。

十、寫在最後

1、本文資料全部來源於網絡,由於引用太多,恕我不能一一指出,在這裡統一向大家表示感謝!同時也和我們的青年朋友說一句,我們這個時代的網絡,既是蒙蔽真相的遮眼布,同時也是獲得真理的望遠鏡顯微鏡,遇到一些事、一些問題,多搜搜,多看看,總沒錯。

2、雷鋒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愛冒泡、愛拍照、愛文藝、愛臭美,有一些小自戀、還犯了一些小錯誤,但瑕不掩瑜,對於雷鋒我們不妨當成身邊的人看,學習雷鋒也不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能不能在公交車地鐵給更需要的人讓座,能不能每天都有一點用於學習的小勤奮,能不能有對每一份工作都上心的小認真。

3、現在在網上、飯桌上、茶舍里、課堂上流傳的關於雷鋒的謠言基本都在這了,希望大家看完之後,把這些個內容流傳到飯桌上、茶舍里和課堂上,鼓勵大家和自己的親朋好友老師學生展開熱烈的討論,遇到不講理胡攪蠻纏的不妨以此為據進行回擊,不管結果如何,都是好事一樁。

4、對這些謠言進行闢謠之後,其實我們還應該思考一個問題:雷鋒為什麼那麼喜歡照相?那麼愛美?也許你會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覺得對,但我更覺得這是一種人生體悟的具象:正因為雷鋒經歷了舊社會的苦難和新社會的幸福,兩相對比,使他對新中國、新生活充滿了感情,飽含着希望,我想,這應該也是雷鋒精神形成的原因之一。

5、我們可以從做好事起學習雷鋒,但不能把雷鋒精神簡單的歸結為做好事,因為這種精神所包含的,不僅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有對黨對新中國對社會主義的無限熱愛,還有對「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完美詮釋,還有利用點滴時間刻苦自學自強不息的積極示範,更有對艱苦樸素的生動重現。

惡臭講座

摺疊的內容
File:Sb9.jpg

西方橫向操控意識的四種方法:以五感為規,在你的世界認識上劃定邊界。以愉悅為酒,在你的時間議程上設置誘因。以恐懼為刀,讓你在人生抉擇上進退失措。以符號為旗,在你的精神世界中烙下印記。縱向滲透的四種基本方式:理論先行;輿論控制;文藝推廣;宗教滲透。

嗯,因為一張PPT的圖被斷章取義了。

不過其實挺好的,感謝你們在造謠的同時幫我做了宣傳。同時,你們的行為也恰好印證了我在課堂上所講授的「選擇性報道」部分,讓同學們更深刻的明白了很多道理,再次表示感謝!。

所以今天索性借着諸位的東風,把這節《新媒體時代的議題設置》課中「如何操控意識」一段節選出來(錄音稿),供大家參考。

好了,先上ppt:

File:閆人藥.png

「如何操控意識部分」節選:

好了,前面我們講了新媒體時代議題設置的三個層面,講了其與意識形態的關係,現在我們開始講他們在橫向如何操控意識的四種方法和在縱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四種方式。當然,在講這個之前,我必須先給大家背誦一段話,這段話是美國前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在1945年國際關係委員會上,當着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的面,發表的一篇演說的節選,現在我給大家背誦一下:

File:Heipi.png

   【战争将要结束,一切都会有办法弄妥,都会安排好。我们将倾其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民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改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不知不觉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偷换的价值观念。用什么办法来做?我们一定要在俄罗斯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
   一场就其规模而言无与伦比的悲剧----一个最不屈的人民遭到毁灭的悲剧----将会一幕接一幕地上演,他们的自我意识将无可挽回的走向消亡。比方说,我们将从文学和艺术中逐渐抹去他们的社会存在,我们将训练那些艺术家,打消他们想表现或者研究那些发生在人民群众深层的过程中的兴趣。文学,戏剧,电影----一切都将表现和歌颂人类最卑劣的情感。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去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们向人类的意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在国家管理中,我们要制造混乱和无所适从……
   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无赖和无耻、欺骗和谎言、酗酒和吸毒、人防人赛过惧怕野兽、羞耻之心的缺失、叛变、民族主义和民族仇恨,首先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仇恨----我们将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一切神圣化,让他绽放出绚丽之花……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或者认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会把这些人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把他们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我们会找到毁谤他们的办法,宣布他们是社会渣滓。我们要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挖出来,把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的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赌注押在青少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

(眾鼓掌)

謝謝大家的掌聲,這段話有些長,之所以能夠很流利的把這段話背下來,不是因為我記憶力好,而是我每次讀的時候都會汗毛倒豎,這如刀的筆墨,印象太過於深刻。

而正是因為這段話,再加上在工作中的不斷摸索,才總結出人家在橫向操控意識的四種基本方法,和在縱向對我們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四種基本方式。這也是這節課我最想跟大家交流的部分,因為這個部分會上升到認識論,不上升到認識論,大家就不會明白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好了,話不多說,下面我們先說操控意識的四個基本方法:

   以五感为规,在你的世界认识上划定边界。
   以愉悦为酒,在你的时间议程上设置诱因。
   以恐惧为刀,让你在人生抉择上进退失措。
   以符号为旗,在你的精神世界中烙下印记。

首先,我們先思考一下,我們人認識世界是依靠什麼?(眾:各種回答)

其實歸根結底,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有人說還有「第六感」「第七感」,你還「小宇宙」呢,第六感什麼的是不存在的,因為無法證。

那到這裡,我就想問大家幾個問題:

你能看到紫外線麼?當然看不到。我們能看到的「可見光」僅僅是電磁波譜中窄窄的一段,但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蜜蜂等昆蟲能看到。

你能聽到超聲波麼?當然不可能,但蝙蝠可以。

你能聞到現在大廳外邊有人吃烤肉麼?肯定不能,但小狗一定行。(眾:笑)

你的胳膊上的皮膚能感受到500度的溫度麼?呵呵,500度,烤焦了是吧,哪還能感受。(眾:笑)

你家貓咪愛吃甜食麼?誒,現場有同學養貓麼?貓咪愛吃甜食麼?(現場答:不知道)如果你家貓咪是一個智慧生物,那麼它一定這樣回答:「朕不知道你這個奴隸在說些什麼」(眾:笑)。因為貓咪的味覺感受不到甜。

所以物質決定意識。你有什麼樣的基於認識的物質基礎,決定了你有什麼樣的認識。而我們人由於「五感」有限,所以,認識世界會有限度,也就是說「我們人只能認識這個世界的所表現給我們的現象或者現象的一部分」。除此以外,我們人不能認識這個世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打個比方:報告廳外邊廣場上有一大堆沙子,你能不能把每一粒沙子數完?(眾:搖頭)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你的壽命有限。你明知道沙子一定有數,但就是數不完。「人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很悲催是吧。

說到這裡,有些同學就會想,人就不能認識這個世界麼?當然不是。我們說的不能認識,是指單個的人。

單個的個體當然不能「遍識周天之物」、"遍覽周天之事",但人類可以,因為我們「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因為我們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斷懷疑前人,不斷為後人開闢道路。因此科技不斷進步,也因此,我們發明瞭望遠鏡、顯微鏡等各種測量儀器,我們認識世界的能力不斷提高,我們人類終究能夠認識這個世界。

但問題來了。我們是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客觀世界?(觀眾答:是),那我們每一個人認識世界之後,你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以個體形式存在?還是以全人類共有形式存在?(觀眾答:個體)。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都是以個體形式存在,而我們卻都生活在同一個客觀世界之中,我們每一個個體卻都不能完全認識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常常依靠通過別人的精神世界認識客觀世界......這樣一種矛盾會導致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特別容易被別人忽悠,特別是從你的五感開始,操縱你與世界的聯繫,也就操縱了你的意識,操縱了你的精神世界。(眾鼓掌)

比如:去年4月11日發生了一件大事,有數千人步行到首都,在廣場上集聚了上萬人,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民主之春」運動,之後警察對其進行了殘暴的鎮壓,抓走了1400多個人,這事你們知道麼?(眾茫然:不知道)

你想哪兒去了,我說的是美國(眾:笑),美國就不能有首都?美國的首都就不能有廣場?(眾:笑)你們當然不會知道,其實美國絕大多數的民眾也不知道,因為美國的絕大多數媒體都沒有報道這個事。那我就要問了,美國的媒體不是一向標榜「新聞監督」、「新聞自由」麼?不是一直秉持「獨立人辦報」的原則麼?美國的媒體為什麼不報道?

File:Sb1.png

File:Sb2.png

或者再往深里問一句:美國的媒體不是不屬於政府麼?為什麼不報道?

大家不要小看媒體具備的這種「讓你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的能力,「讓你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才是最大的議題設置。

正因為他們長期使用這麼一種方法,長期讓西方民眾知道我們的壞事,而不知道我們的好事,西方的民眾對我國的印象差,甚至帶有敵意也就成了自然。比如他們長期圍繞所謂「人權」問題對我國進行不間斷的抹黑報道,卻對「種姓制度」生根的某國人權問題無視,對中亞婦女問題極其突出的某些國家人權問題無視,反而常常讚譽有加。

也正因為他們長期使用這樣一種方法,「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也就成為了必然。(眾:笑,鼓掌)

然而,隨着新媒體時代的來臨,「認識劃定邊界」會變的更加容易。我們剛才做了測試,幾乎百分之90多的同學都用APP看新聞了,然而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閱讀的APP同質化是非常嚴重的,為什麼呢?因為你能看到的新聞類APP就那麼幾個:騰訊、新浪、搜狐、鳳凰、網易、人民、澎湃等等。

那麼大家說說,現在最大的報紙是哪一份?(眾:人民日報)大家圖樣了,現在最大的報紙應該是騰訊新聞,特別是騰訊新聞在微信中的推送,每天一般2—3次,每次一般4條,也就是說每天8—12條,大家要注意了,就是這8—12條新聞,構成了所有在微信中閱讀騰訊新聞的世界觀,那麼龐大的群體,被8—12條新聞劃定了認識的邊界。

最關鍵的是,這8—12條新聞並不是當天最主要的新聞,而是騰訊新聞的小編認為的當天最主要的新聞,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在去年9月3號,騰訊新聞沒有報道抗日戰爭及反法西斯事宜,在去年9月18號,騰訊新聞沒有報道918紀念事宜,但在9月11號,卻發表了紀念911事件的正面文章。

我們沒有權利去批評一個騰訊新聞這樣一個商業媒體該紀念什麼、不紀念什麼。但是你一定要知道,這8—12條新聞,就是騰訊新聞小編的價值。而這個價值在以「認識劃定邊界」的方式影響數以億計的人。(眾鼓掌)

然而這還不是最有意思的,最有意思的是,現在的一些新聞平台,完全可以做到讓任何一個單位和地區的用戶,每天看到他們指定的文章。只要這個地區或者這個單位的人用該平台看新聞。因為這個新聞平台可能和某電商是一家,共享大數據;人們只要在這個電商平台買東西,那人家一定知道你就是該地區或者該單位的人。不僅如此,這個新聞平台還可能和某導航是一家,只要你經常在該地區或者該單位門口下車,導航結束。此外,這個新聞平台還有可能和某單車是一家,只要你經常騎共享單車上下班,總把單車放在該地區或者單位門口。

然而這還不是更有意思的,更有意思的是,現在有一些即時通信軟件,只要你用它,它什麼都知道......

什麼都知道,就什麼都能做到。(眾鼓掌)

所以請大家記住這的話:你明天早上是高興還是難過,並不取決於你自己,而是取決於在你朋友圈裡給你投放文章的人。(眾鼓掌)

這就是「以五感為規,在你的世界認識上劃定邊界。」

File:Sb3.png

那麼什麼是「以愉悅為酒,在你的時間議程上設置誘因」呢?

在說這個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人民日報客戶端在手機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誰?

(眾:騰訊新聞)

圖樣!是王者榮耀!(眾大笑、鼓掌)

開個玩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體驗,即在一些晚上,你發現你自己刷了微博就沒時間看朋友圈,看了朋友圈就沒時間上知乎,上了知乎就沒時間看B站,看了B站就沒時間去愛奇藝,去了愛奇藝就沒時間去起點,去了起點就沒時間打王者榮耀,打玩王者榮耀後你發現:天亮了!(眾大笑,鼓掌)

我們人都喜歡爽的東西。時而喜歡平緩,時而喜歡激烈,但總之讓你爽的你都喜歡。這也就是小電影即便禁的再厲害,你總能找到下載方法的原因。(眾大笑)人就是這樣。

以前我小的時候,家裡只有一台信息化電器:收音機(眾笑),當然還是有其它電器的,比如手電筒(眾笑),但我想說的是,在那個時候,信息渠道比較單一,可選擇的不多,經受的誘惑也小。而現在,你打開手機,各種你自己裝的APP都有讓你爽的理由,你會點哪個?你發現,好像都很喜歡。但問題就在這裡:

因為,你喜歡的和對你有用的一般都不是一回事。

比如這個新聞:(PPT顯示2015年臨哈線通車),你們知道麼?

(眾:不知道)

比如這個新聞:(PPT顯示2016年底中資瓜達爾港開航),你們知道麼?

(眾:少部分舉手知道)

比如這個新聞:(PPT顯示2016年墨子號升空),你們知道麼?

(眾:少部分舉手知道)

比如這個新聞:(PPT顯示2016年底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意見),你們知道麼?

(眾:極少數舉手知道)

這四個新聞都是大事,都是註定將影響我國,影響世界,同時又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大事,很悲哀,我們卻普遍都不知道。

那麼這個你知道麼?(PPT顯示王寶強馬蓉事件)

(眾大笑,鼓掌,全知道)

你知道這個麼?(PPT顯示林丹疑似出軌事件)

(眾大笑,鼓掌,全知道)

你知道這個麼?(PPT顯示白百何疑似出軌事件)

(眾大笑,鼓掌,全知道)

File:Sb4.png

File:Sb5.png

為什麼?這裡邊有「認識劃定邊界的問題」,但我想更多的,是一個你喜歡看什麼的問題,很悲哀,我們喜歡聽秘聞。

然而,更悲哀的是,我們發現,我們喜歡的太多,我們可選擇的喜歡的也太多,但我們時間不夠用。

幹了這個就不能幹那個,所以西方很早就形成了這樣的一種布局:「大眾娛樂至死、精英設置議題」。當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好萊塢大片中時,你不僅會對其傳播的「普世價值」言聽計從,更重要了是,你已經喪失了思考其他問題的時間。當你沉浸在NBA的熱血中不可自拔的時候,你不僅經受其「個人英雄主義」的深度感染,更重要的是你再也沒有時間思考其它問題。在這裡也插一句,如果你去百度上搜索NBA和歐洲聯賽的照片,你會發現,NBA的照片往往是單人,歐聯的照片往往是集體,為什麼,我們後邊講。可以說,通過中情局,美國隱蔽卻深度的干預了、或者叫重構了繪畫、電影、電視、體育等等意識形態國家機器,這個一會放到後邊說,總之一句話,比我們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眾笑)

所以如果說在這個時代,你學不會甄別信息,你還不如是個聾子,如果你學不會主動選擇信息,你還不如是個傻子。(眾鼓掌)

我們國家和西方不一樣,是人民民主專政,那就要求人民群眾大多數應該擁有參與政治的能力。但你如果一周不讀時政類新聞,你很難和別人探討問題,你一個月不讀時政類新聞,你就有可能跟不上節奏,假如你一年不讀,那很難受了,你有可能喪失這種能力。所以你不討論時政,不代表別人不討論,當別人討論政治,而你不討論的時候,你就被別人掌握。這一切,已經在西方國家得到驗證,我們現下每一個人,我們的青年人,你覺得你該怎麼做呢?

File:Sb6.png

第三,以恐懼為刀,在你的人生抉擇上進退失措。

說到這個,我就不得不提前些年,去日本的一個舊事。當時去日本,一下飛機,就看到迎接我們的導遊是一位高高瘦瘦的男生,這個男生張嘴就是一句:「我代表大日本帝國歡迎大家的到來」,於是我還以為是一個日本人,後來才知道是一個華裔(眾笑)。這個華裔特別會講故事,一路上給大家講了很多奇聞異事,大家都很喜歡他。有一天他講到了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過核彈攻擊的國家,就問我們:「你們知道核彈爆炸以後,會先有什麼後有什麼麼?」我們回答不知道。他就說,「先有閃光,之後是衝擊波,之後是高熱,再之後是輻射,再之後是下雨。然而他話鋒一轉,你們知道人被輻射後是什麼慘狀麼?我們回答不知道。他說,刷牙流血都有可能死掉,人身體上會多一塊少一塊,各種畸形,生下來小孩也是,所以廣島長崎的人不太好嫁娶。所以輻射很可怕,之前我們家那棟樓,有一個角的住戶總是得癌症,大家排查了半天都沒得到原因,後來一查輻射,發現是他們角旁邊埋着的一個電纜露芯所導致的,後來補上之後,才沒有繼續惡化。所以輻射其實挺可怕的」,隨後他話鋒一轉:「你們知道在你們家什麼東西輻射最大麼?」我們回答「電磁爐、微波爐、電冰箱...」他很輕蔑的對我們說,「no no no,微波爐輻射是大,但你開了就會走開,實際危害很小,而其實在你們家,輻射最大的就是電吹風」。我們不解,就問他為什麼。他回答:「電吹風平時沒有輻射,用的時候才有,而且超大,關鍵是每次用我們都拿着它對着頭部繞啊繞,你想想,你天天用電吹風,得腦癌的幾率會非常非常的大,除此以外還有手機,手機平時沒啥輻射,但接打電話時輻射超大,你想想,你每天打電話,一打就放耳朵旁邊,將來得腦癌幾率也會非常的大。」說這他把手機一掏,說:「你看我這個手機什麼牌子?」,我們說不知道,他說:「是三星,在我們日本三星必須經過加裝防輻射芯片才行,不像你們中國,當然你們也不是沒有辦法,貼一個防輻射芯片就行」。我們趕緊又問:「那電吹風怎麼辦?」他很自得的說:「用負離子電吹風啊!我們日本早就解決了」。隨後他話鋒一轉,又開始給我們講解「忍野八海」的故事。過了兩天我們去秋葉原買電器(眾笑),大家都不約而同的主動找到服務員詢問:「有沒有負離子電吹風?」(眾大笑鼓掌)

這個故事是我的親身經歷,它告訴我,如果想控制你的行為,最好先嚇唬你(眾笑),這種東西也經常出現在東南亞旅遊中,到時候導遊一定會先用「糖尿病、心血管和陽痿」來嚇唬你,之後給你推銷他的「特效藥」。(眾大笑)

但我們必須知道,我們也經常被別人這樣忽悠着,比如,這個:(PPT柴靜《穹頂之下》圖片)。我給大家複述下:那年我去四川出差,有些小感冒,於是我就在床頭放了兩顆檸檬,第二天回到北京一檢查,我懷孕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她女兒透視照),在那一刻我不管將來怎樣,只要她安全就好......但醫生告訴我,她得了先天性腫瘤,需要馬上手術......但同時也告訴我,這麼小的孩子,打了麻藥有可能會永遠都醒不過來......於是護士就在我的床頭放了一個小熊(複述完畢)然後,小熊大特寫......在這樣一個開頭,柴靜從一個溫和的母親入手,一直到小熊出現,瞬間把我們的心都狠狠的揉了一下,同時,讓我們覺得她女兒先天性腫瘤是因為PM2.5,但是人家卻沒有說過,這就是心理暗示。當你接受這個心理暗示的時候,其實你已經被操縱了。因為任何一個醫生都會告訴我們,PM2.5雖有害,但絕對和先天性腫瘤沒有任何關係。當我們的意識中產生這樣一個錯誤認識時,其實和被趙本山忽悠瘸了的范偉沒什麼區別。這個時候,他播放了由左小詛咒配音的那段動畫片,需要注意的是,選擇性使用數據就出現在這個部分當中,這個我們暫不討論,需要我們討論的是,我們看完這個動畫片被嚇壞了,因為這個片子以極其強烈的暗示告訴我們「PM2.5=癌症=死」,之間是必然關係,我們每天吸着PM2.5將來一定得癌症,得了癌症一定死。於是我們被嚇壞了,嚇到要死.....大家想想,趙本山有沒有嚇唬范偉?嚇唬了,「再不治,病毒會以一百八十邁的速度向上飛奔直達腦仁,最後就是...植物人」(眾笑)嚇死你(眾笑)。當我們在最害怕的時候,其實最想的多的,就是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這個時候人家就會說:「呵呵,你看,你有病!」下一句是啥?

(眾:得治!)

錯,得治還用人家說麼?人家說的是:你有病!我有藥!

趙本山說:我的藥,就是拄拐。

柴靜說:我的藥,就是能源市場化。

我想說的是,不管我們環保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是不是有病,市場化和環保絕對沒有正向關係,「能源市場化」絕對不是治環境病的藥,而且極有可能是一劑砒霜。

在《穹頂之下》中,以恐懼為刀,被使用的淋漓盡致。

而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穹頂之下》推出沒幾天,就是當年的兩會,而在當年的會議前引發全民關注,集中討論國有企業是否破開、能源市場化是否推進等問題,無疑就是利用輿論和文化產品操控民眾意識、裹脅民意,倒逼改革。

這壓根就不是一部環保片,而是一部政論片。(眾鼓掌)

然而,到現在我們很多人都依然把它當做一個環保片看,實在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不過話又說回來,把恐懼為刀用的最爐火純青的還是人家老美,你利用輿論倒逼改革,人家利用輿論倒逼戰爭。人家為了策動伊拉克戰爭,硬生生的編造了一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謠言,通過美國媒體的不斷渲染,他們將公眾對恐怖事件的恐懼不斷放大、放大再放大,讓美國民眾覺得不打絕對不行,只有打才有安全,於是支持了伊拉克戰爭,而戰爭的結果大家也看到了,伊拉克陷入了長期的混亂、無數無辜的人喪生、妻離子散......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又在哪呢?其實很早就有人指出該信息是一則謠言,是一個化名「弧線球」的人提供,但這樣的信息被布什刻意壓下....

最後,我們來聊聊「以符號為旗,在你的精神世界烙下印記」。

什麼是符號?請看這個圖:

File:Sb7.png

在這兩幅圖中,你覺得哪個才是城管?

(眾:第一幅)

為什麼是第一副?因為媒體上能見到的城管,都是這個樣子,右邊的的城管你沒有碰到過,久而久之,在你的意識中形成符號,與此相同的,還有:「小姐」本來是尊稱,後來不斷符號化變成女性性工作者的代稱,最有意思的是「醫生」,現在我一直以為「醫生」這個詞彙是不可能被改變「符號」意義的,畢竟救死扶傷。但實際上講,經過丟腎門、縫肛門、手術室拍照門等等這一系列謠言事件的不斷描繪,「醫生」的符號意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偏轉。

其實符號化的思維方式,是我們認識世界惰性的體現,也是取巧的體現。

我們講修行,當然不是宗教修行,而是個人修養的修行,就是要拒絕符號化的認識方式。

因為我們身邊有很多符號,比如你是「好人」,他是「壞人」,你是「蘋果派」,他是「草莓派」(眾大笑)。我們認識事物要藉助於符號,但不能完全依靠於符號,否則就有可能犯錯誤,要做到「不管他是神是鬼,且看他如何與你相處」(徐公子)。當一些媒體在不斷的利用警民矛盾、醫患矛盾、城市管理矛盾等等矛盾在憑空製造一些符號的時候,我們如何保持理智?我們能否拒絕形成固定符號?

好,講完了橫向他們如何操控意識的四個方法,我們講講在縱向上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四種基本方式

   理论先行;
   舆论控制;
   文艺推广;
   宗教渗透。

File:Sb8.png

最後,再透露一下,其實這四種方法,已經是過去式了​​​。(註:既然這樣講你媽屄啊)

進擊的破壁者

摺疊的內容
在演講開始之前,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測試,測試時大家如果知道就舉手,如果不知道就不要舉手。

知道劉德華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任賢齊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周華健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李宇春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張靚穎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圈9的請舉手——大多數人都面露疑惑,只有1人舉手;

知道李玉剛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鳳凰傳奇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銀臨的請舉手——大多數人同樣面露疑惑,只有1人舉手;

知道河圖的請舉手——只有2人舉手;

知道黑貓警長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葫蘆娃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擎天柱、威震天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舒克、貝塔的請舉手——眾人皆舉手;

知道張楚嵐、馮寶寶的請舉手——只有2人舉手;

知道魏無羨的請舉手——只有1人舉手;

知道葉秋、蘇沐橙的請舉手——只有2人舉手;


好了,我們的測試完了,至於為什麼要測試這些,一會再聊,我先聊點令人傷心的事情。

1

時代的給予


前不久,有一位老人去世了,我很傷心,這位老人就是單田芳。


為什麼我會對單老有感情,因為我剛剛記事的時候,家裡是沒有電視機的,家用電器「三大件」是電燈、收音機和手電筒,電視是後來的事了。


我依稀記得二嬸嫁過來時,陪嫁了一台八英寸的熊貓彩電,那是全村第一台彩電,我們村的男女老少都來我們家大院看電視。電視孤零零的支在院子中間的桌子上,然後大家自帶馬扎板凳圍觀,電視接上電線和天線,手動調一調就放出了我畢生難忘的一個節目——《動物世界》。


圖為熊貓彩電


當然,電視機畢竟是後話,陪伴我時間最長的,還是那台紅梅牌收音機。所以,我從小就養成了聽評書的習慣,相信和我同齡的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習慣,呼家將、楊家將、三俠五義、三俠劍、童林傳、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作品,以及單田芳、劉蘭芳、袁闊成等藝術家也成為了我們童年最為精彩的偶遇。


為什麼說是偶遇?


如果換成今天的新媒體時代,換成今天的懵懂少年,他們會去聽評書嗎?他們會喜歡上單田芳和劉蘭芳嗎?我相信,同樣的少年心境,遇上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同的選擇。


所以,我們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認識一些人和事物,很多時候並不取決我們的自主選擇,更多的是時代的給予。


2

眼界的改變


我們再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比起只有收音機、電視機時代的人,眼界究竟是更開闊了,還是更狹窄了?


年長一些的長輩們可以思考一下,在我年齡還很小的八、九十年代,你們已經是成年人,但是不是依然知道我們小孩子每天看的七巧板、大風車、鞠萍姐姐、葫蘆娃、舒克貝塔、擎天柱、威震天?是不是依然知道我們最喜歡的黑貓警長里有老鼠叫「一隻耳」?甚至連在新婚之夜,母螳螂會把公螳螂吃掉這樣的橋段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圖為動畫片《黑貓警長》中的老鼠「一隻耳」


跟我年齡相仿的小夥伴們也可以回想下,當年我們作為未成年的小朋友,是不是也都知道當時的國家領導人都是誰、香港快回歸了、亞運會的吉祥物是熊貓盼盼、新疆的棉花常年豐收等。我甚至知道老年人應該如何保養身體,因為當時我爺爺奶奶很喜歡看一個節目叫《夕陽紅》,我也跟着一起看。


由此可見,在那個信息單向傳輸、信息渠道相對單一的傳媒時代,我們的眼界是相對開闊的。儘管有些信息你並不喜歡,但你依然會知道。現在回過頭來看,那些當初我們並不喜歡的信息,就一定對我們沒有用嗎?顯然不是。


我們再看現在,手機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一個普通人每天有幾個時間段可以較長時間使用手機?


我想起碼有三個,一個是中午休息,一個是晚上睡覺前,一個是上廁所。很明顯,這三個時間段中有一個是最長的,那就是晚上睡覺前。但是,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你晚上刷了微博是不是就沒時間刷朋友圈?刷完朋友圈就沒有時間上B站看番劇,看完番劇就沒有時間逛知乎,在知乎分享完故事就沒有時間去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看視頻,看完視頻就沒有時間去網易雲聽歌,聽完歌就沒有時間去起點看書,看完書就沒有時間刷抖音、快手,刷了短視頻就沒時間打王者榮耀,打完王者榮耀你會發現天亮了。


我們喜歡的APP如此之多,我們的時間卻如此之少。


在這個信息雙向互通、信息渠道多元、信息飛速傳輸的時代,移動互聯給我們提供了無數種可供選擇的內容,五花八門,迎合了我們每個人不同的興趣愛好。同時這個時代也給了我們選擇的能力,可以自主選擇我們感興趣的信息。但是,我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欲望在這個時代予取予奪,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


3

圈層的出現


當然,我們可以先不進行價值判斷。


回到開頭的問題,如果我們去祖國西部農村的田間地頭問一位老大爺:「知道劉德華麼?」相信老大爺會回答知道,因為現在還在世的老人基本上都是經歷過電視時代的,不太可能不知道劉德華。但是河圖大家可能就不太認識了,其實他是很火的國風音樂人。


我們都知道李宇春、張靚穎,但是一提到圈9大家可能就沒有幾個人知道。有人說李宇春、張靚穎是當年超女的冠軍、季軍,其實圈9也是全國總冠軍,只不過是2016年的。


同理,我們都知道《黑貓警長》、《葫蘆娃》,以及著名動畫人物舒克、貝塔和擎天柱,但很多人卻不知道當下最火的動漫《一人之下》、《魔道祖師》、《全職高手》以及裡面的主角馮寶寶、張楚嵐、魏無羨、葉秋、蘇沐橙。


圖為國產動漫《一人之下》


為什麼我們就不認識、不知道了?


很多人會說,現在大家不看超女了。那麼,為什麼我們不看了?


因為在這個可以選擇的時代,我們選擇了興趣愛好,我們的興趣愛好就是我們的視野,甚至是視野的全部。我們的視力很強,但視野很窄,不在視野範圍的我們基本看不見,也沒有時間看,因為我們的時間都被興趣愛好占有了。


我們獲得了選擇的自由,卻沉淪於自身的選擇。


就這樣,我們與自己的選擇越抱越緊,與自己的興趣愛好越抱越緊,與有同樣選擇的人越抱越緊,與有同樣興趣愛好的人越抱越緊。在移動互聯的加持下,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為同一首歌歡喜,為同一個視頻歡笑,為同一個段子流淚,為同一個觀點熱血沸騰。我們雖然天各一方,卻有着共同的視野,我們在現實中操着不同的口音,在網上卻說着只有我們自己才能聽懂的專屬名詞和黑話。從「絕對領域」到「壓槍」、從「打野」到「穿山」等,伴隨着這些專屬名詞和黑話的誕生,一個個基於「同好」而在網絡聚集的圈層逐步產生。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這樣的文化圈層也不例外。拿現在很火的國風歌曲《牽絲戲》來說,放在之前,這首歌如果想火,必然需要相應的平台提供渠道,沒有電視、廣播、唱片等渠道,作品再好也難傳播,但一旦開始傳播,就有可能全社會皆知。


換成今天,《牽絲戲》完全可以在國風圈內得到近乎「圈內皆知」的傳播效果,但想要打破圈層壁壘,「出圈」傳播就太難了,而想達到全社會皆知的效果,幾乎不可能。


2018年10月,我在上海China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見到了國風圈的某位知名音樂人,我告訴她,你想要更有名,真的很難,主要是你年齡太小了,91年的。


她不理解,說年齡小不是更好麼?我表示,你年齡太小的意思是說,你沒有趕上2008年、2009年以前的年代,那時雖然已經有了網絡,但移動互聯網和4G還沒有普及,隨時隨地上網更或後來的隨時隨地看視頻還沒有實現,電視還很強勢。在那個年代,你完全可以藉助電視一鳴驚人,就像李玉剛一樣,而現在你和河圖即便再厲害,要想獲得和李玉剛一樣的傳播效果,需要付出百倍的艱辛和努力。她倒是很灑脫,說那唱給喜歡國風的人聽就很開心啦。


是的,現在在圈子內傳播容易,但獲得認可難,因為圈子形成越久,成員就越專業,越挑剔,能夠得到圈子的認可,已經是令人驕傲的事情。作為一個已經很有成就的國風音樂人,當然可以灑脫地面對這個時代。

4

多樣的群體


但是,我們是共青團,我們做新媒體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傳遞思想,就不能像別人那麼灑脫。青年人在哪裡,我們就要去哪裡,青年人在哪些平台,我們就要去哪些平台,青年人在哪些圈層,我們就要進入哪些圈層做工作。


我們應該從哪些圈層開始呢?對於我們來講,有兩個標準:哪個圈層青年基礎最好、影響青年人最大,我們就優先選擇哪個圈層。經過深入調研,我們決定首先對ACG(Animation Comic Galgame,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國風音樂、華服、修仙玄幻小說、網絡自媒體、青年科學家等圈層逐步開展工作。


圖為中國華服日現場


ACG是當代青年聚集的最主要圈層,對此我們內部也做了細分,分為:動漫(強調製作)、網配(網絡配音)、cosplay(角色扮演)、電競、遊戲主播五個圈層,分別開展工作。


選擇國風音樂圈主要考慮兩點,一是深受95後喜愛,極速興起。按照某音樂平台統計,國風音樂年下載播放量高達120億到150億次,在垂直類音樂排名第一;二是這樣一種古典雅致、詞曲唯美、具備獨特中華美感的音樂形式是由80後90後發明的,從「墨明棋妙」的建立,到「萬有引力向古風」的提出,再到「古風」向「國風」名稱的轉變,都充分彰顯着當代青年挺拔的文化自信。無論是作詞、作曲還是演唱、聽眾,喜愛國風音樂的青年人無一不對中華文化抱持着「溫情與敬意」,群眾基礎好到難以想象,正是我們需要團結、幫助、引導並依為臂助的最佳圈層。


華服圈和國風音樂圈類似,經過15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極少數青年群體構成,演變成了泛華服愛好者將近千萬,幾乎所有大學和較大城市都有華服類社團組織的群眾性活動。


我們可以現場測試一下:


穿過華服的請舉手——3人舉手;

看到別人穿華服的請舉手——幾乎全部都舉手了。


另外一個原因是,就其整體活動而言,確實也是由80後、90後這樣的當代青年重新創造並發起的,彰顯了文化自信,極大增進了愛國情懷。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支持修仙玄幻小說圈層,在這裡簡單說兩點:


一是修仙玄幻類小說是目前我國唯一強勢對外輸出的文學藝術形式,特別是在北美、歐洲地區的輸出。去年有個新聞,講的是一個小伙子看修仙小說看到把毒癮戒掉了;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修仙小說的套路,基本上都是從一個不屈的少年開始,憑着自己的努力,加上天性、性格,最後超越富二代、仙二代,實現階層躍遷,走上人生巔峰,其強調上升通道,強調人可以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和世界的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觀一脈相承,並與西方以「血統論」、「宿命論」為基調的文學藝術產品形成鮮明對比。


而網絡自媒體圈層和青年科學家群體更是我們新媒體工作需要團結的群體。

5

破壁的方式


最後聊一聊如何「破壁」。


破壁首先破平台。


我們可以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在各大平台獲得影響力之後,做「破壁」傳播,因為平台就代表了一定的圈層和群體,比如微博內容以時政、娛樂等為主,B站內容以ACG為主,QQ空間以學生群體為主,抖音以城市人群為主等,通過「多平台戰略」打破平台壁壘,本身就就意味着破圈層。


我們的工作路徑就是,以擴大自身影響力為中心,一手抓議題設置,一手抓網絡文化產品生產,不斷跨越平台,衝破壁壘,進而傳遞思想,引導青年。


其次是辦晚會。


我們從2017年開始舉辦「網絡青晚」。「網絡青晚」以各個圈層的代表人物為演員,以錄播前期錄製節目+主持人串場直播的形式開展,一年一次。


我們做的很新穎,比如歌曲節目《驕傲的少年》,演唱者除了馬龍、張繼科、丁寧、劉詩雯等體育明星外,還有青年科學家王英民、醫生蘇佳燦、青年企業家余武以及WCG(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的INFI(魔獸爭霸3項目頂尖選手)、FLY(魔獸爭霸職業選手,被稱為「中國獸王」)和FAITH(Dota/Dota2冠軍)等;比如這個搞笑的小品類短片《無神論教》,我們邀請了清華大學趙南元教師、中科大袁嵐峰副研究員、浙江大學教授河清、知名作家張捷等參與。


可以說,每一個節目都力求尋找圈層的代表人物,每一個節目都力求製作精良有吸引力,每一個節目都力求傳遞思想。這樣的晚會,自然會非常吸引青年人的目光,17年第一屆直播總量高達300萬人次,18年第二屆時,直播總量就超過了2000萬人次,切實起到了思想衝破圈層的效果。


最後是建組織。


如果說破平台、辦晚會是傳播內容破壁壘,那麼成立各類專業委員會就是向壁壘內參與工作的人進軍。我們之前開展的「中國華服日」及其研討會、「中國國風音樂發展研討會」以及「中國網絡小說作家(玄幻)研討會」等,都是前期準備。今年,我們將正式推進這項工作,為更好地破除圈層壁壘,做好網絡思想引導工作提供組織基礎。


天涯理客中的評價

第一篇

摺疊的內容

所里有幾點好處,經常請人做個講座,這是其中之一,今天,值八一建軍節,聽閆光宇講座,感觸頗深。

一,沒想到這麼敢說,畢竟是官方代表,將網絡上的熱點事件,熱點人物,及其內幕,做了一番深度揭露,真相令人震驚;

二,對阿里巴巴、騰訊、壹基金、新浪等有了進一步認識;

三,開始關注團中央微信等,原來這些官方通道,每發一些信息,其後都有較強的背景;

四,沒想到,團中央的一個幹部,對網絡的信息這麼了解,現在來看,政府的網絡監控確實比較到位了,只要他們想,可以監控任何一個人,從思想、思維到言行;

五,原來有些段子,一位上層不會知道,沒想到他們知道的應該比我們多多了,他們通過情報手段,牢牢掌控着他的人民的思想活動等,不動做,不代表不知道;

六,我的觀念和他今天說出來的觀念基本一致,可見,這既說明黨的思想工作做的好,也說明我和現狀站在一起,沒有脫離現實;

七,關於他對教育部的一些批評,我認為讓小孩見義勇為確實欠妥,告訴他們遇到危險及時聯繫大人或警察比較明智,至於老奶奶過馬路該不該扶,目前中國的法律缺陷日益突出,違法成本過低,導致詐騙、訛詐等幾乎沒有成本,所以還是要斟酌,在保證自己清白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如果說,這樣就會導致後代沒有血性,從而整個民族國家處於被動挨打地位,我想確實值得深思。這個問題確實也和別人討論過,覺得現在還是處於資本積累期,中國的中產階層還遠不夠壯大,大多數人都處於為生活疲於奔命的階段,無論從體育鍛煉還是競技比賽方面都處於低檔次,只有到了一定的生活水準之後,首先從體育水平的檔次提高,再加上完善的法律、社會保障制度,我們定會成為戰鬥民族的,目前,現實生活中,多少英雄好漢,只因見義勇為,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生活難繼,確實令人痛心;

八,反過來,閆光宇將一段時間以來的一切仍歸於西方勢力的滲透等,我極不贊同,一家人若相親相愛,別人又怎麼能離間得了呢?中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企業要求員工為其兢兢業業、奮鬥不息,可是員工一旦病了等,就毫不客氣的將其辭退,我們見得少嗎?政府要求民眾納稅供養,可遍地乞丐、流浪漢、失足婦女、失業人員,有見過公務員盡心竭力如同照顧家人般規勸照顧嗎?更有甚者,將自己民眾多生幾個孩子視為累贅,須知,民眾生了孩子,不僅是為自己家庭添丁,更是為國家民族延續,政府最應該干的就是照顧好哺乳的婦女和嗷嗷待哺的孩童,讓他們從小就對這個國家有強烈的歸屬感。我認為不是別人離間了民眾和政府,而是民眾和政府、黨之間產生了裂痕。如果雖然清晰了解了國內問題,卻將其歸結為外部原因所致,那於事無補。

前段時間,也看了質量管理的視頻,我某型機從試飛到現在,付出墜機18架、犧牲13人的代價,每每想到,視頻中飛行員說:「沒有死在戰場上,死在試飛上,死不瞑目」,心裡便十分悲痛。閆卻在這次講座中將聽眾和自己比作屁民,雖可能是為拉近關係,我卻極為反感。封建時代,才將自己比作奴才、草民等,新中國成立以來,依然將每個個人作為國家主人來看待,而今卻又成了屁民。試問今朝天下,誰是主人?一個「屁民」,本身就抹殺了一個人為國奮鬥的雄心和努力。若,果真,都是一個個屁民,我們的試飛員,死有何值?一群屁民,有必要為了別人的國家出生入死嗎?閆的「屁民」二字,也足以說明,上層思想、思維仍有封建時代殘餘,我國仍還不是以民為本的國家。政府教育公民,就該教育他們,你是主人,你做主。

當然,再反過來,人活一世,不能別人說你是屁民,你就是屁民,自己心裡牢記自己是主人,才不枉人世走一遭。

第二篇

摺疊的內容

2016年11月14日團中央新媒體處閆光宇副處到南海西部公司做了一次「新媒體與青少年價值判斷」的演講,閆光宇以敢講、敢寫而備受網友們的爭議,我有幸聆聽了他的演講,總體印象是演講內容引經據典、引人入勝,顯示出了閆博學、厚積薄發的良好素養,最後巧妙的引出了他的演講的主體思想就是我黨的意識形態問題,從演講的效果看,我個人認為確實達到了讓我們這些「吃瓜的群眾」有了兩點認識,一是「透過媒體所反映的現象看到其要宣傳的本質」,二是媒體是為各自的利益群體所服務的。

本人認同閆光宇在演講中的大多數觀點,但就閆光宇在演講中所提到的幾點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來供大家討論,閆光宇在提到加多寶和邱少雲一案,我的觀點和閆光宇是一樣的,炒做此事當然是加多寶做的不對,加多寶最後也做了道歉(且不討論道歉是不是真心的),但閆光宇又說他在南海艦隊吃飯時,部隊提供的飲料是加多寶,當即就提出了抗議,部隊再了解到事情的真想後,隨後撤了加多寶飲料,並說估計南海艦隊以後不會再有加多寶的飲料出現了,大有全民封殺加多寶置加多寶於死地而後快的意思,對此本人不敢苟同,加多寶借詆毀英雄炒作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實際上的愚不可及,非但沒有起到好的宣傳作用,反而起了相反的效果,但是加多寶做為民族品牌,其質量到現在並沒有出現問題,僅以一次錯誤的炒作而要遭到封殺不見的就對,毛主席都說過,「允許別人犯錯誤,也允許別人改正錯誤,改了錯誤就是好同志」,閆光宇在演講中提到中國的「中庸之道」就是「恰到好處」的意思,通俗的講也就是想問題辦事情都要「恰到好處」,閆光宇在對加多寶的問題上是不是也能用「中庸」的思想來對待呢?當然加多寶飲料也不是閆光宇說能封殺就能封殺的,消費者會用實際行動對加多寶做出回應的,聲明一點本人替加多寶說話,沒有收到加多寶一分錢的好處,本人基本不喝包括加多寶在內的所有飲料,並不是說飲料不好,本人習慣喝茶。

在談到美國的超人、蛛蛛俠、變形金剛等電影時,閆光宇說這是美國人在輸出他們的意識形態,我想我們大多數人在看這類電影時,無非就是個娛樂片而已,那想那麼多,非要給這類電影貼上政治標籤,是不是有點牽強附會了?這倒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詩「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我記的小學時看過一部美國科幻電影《未來世界》,看完後就是感覺到科學的神奇,對未來世界充滿了想象,激發了對科學的嚮往,並沒有對美國的國家制度的嚮往,由此我到想起了70年代出版的四大名著的序言,就覺的很搞笑,《西遊記》序言裡大概是這樣說的,作者通對唐僧在西天取經時遇到的各種妖魔鬼怪索要好處的描寫,就是映射當時官員的腐敗,《紅樓夢》的序言就更搞笑了,說作者通過對四大家族由盛及衰的描寫,作者是想揭示封建社會的黑暗,預示着封建統治最終滅亡,在序言裡把吳承恩、曹雪芹說的如此有覺悟、如此有遠見,也太抬舉了作者了吧,這些小說無非是給大家茶餘飯後讀來消遣而已,沒有必要非要和意識形態扯在一起,當然我們現在再看新版的四大名著已經沒有這些搞笑的言論了。

以上是本個的個人觀點,歡迎拍磚。

注釋

<references/>